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芮小琴

芮小琴(常州市新北区圩塘卫生院护理部213033)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6-0359-02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人们对防病治病的认识逐步深化,医疗保健从个体向群体转变,寻求群体防治疾病的措施和方法,社区卫生服务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社区护理作为21世纪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的热点,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有利于改进护理服务方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护理需求,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社区护士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须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久而久之,疲劳度明显上升,对工作产生厌恶感,甚至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易导致心身疾病,现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职业压力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对策,以期提高社区护士的职业健康水平。

【关键词】社区护士心理健康心理调适

一、职业高压下社区护士的负性心理和消极行为特征

1.工作效率不高,积极性受到影响尽管护理工作总是紧张忙碌,但也间断发现个别护士消极、懒散或无所事事的样子,不处于应有的工作状态;有的还表现为实施护理操作时动作缓慢,做事拖拉;更有些护士工作主动性不够,不能及时发觉患者的需求,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2.身体体能下降,抵抗力低大部分护士正值青年,本应年轻力盛,精力充沛,却经常性地患病,感冒、发热、腹泻、胃痛、消化不良,甚至内分泌紊乱。

3.正向情绪缺乏,职业满意度不够部分护士经常流露出一些负性情绪,如对工作不满意、感到厌倦、焦虑、压抑,容易烦恼和激动,自己不能控制地发脾气等。评价自身职业,仅仅是一份工作,谈不上热爱,更不要说什么事业成就感。

4.群体气氛单调,业余生活不活跃大多护士忙于应付上班,同事之间交流机会少,业余时间还有准备三基考试,职称考试等,业余生活单调,群体气氛沉闷,有心参加医院的工会、团委的活动,却因倒班而未能如愿。

二、社区护士工作压力感、紧张感增加的原因

1.社区护理工作本身的性质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广。其内容包括:a预防服务:包括传染病、非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的防控。一是传染病的预防即社区一般病因预防、二级五早预防和三级预后康复预防。二是非传染病预防即一般危险因素预防、二级早期疾病干预、三级防残预防。三是突发事件的预防,是指隐藏在“健康人群”内的,且能突发严重卫生问题的监测预防。b医疗服务:除在医院开展门诊和住院服务外,重要的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开展家庭治疗、家庭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c保健服务:对社区居民进行保健合同制的管理,并定期进行健康保健管理。d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实施预防传染病、非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很多卫生问题。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对象多。它囊括了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护人群、以及病人。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全。具体体现在:A、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B、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C、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D、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E、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建立居民健康档案。F、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2.社区护士自身素质

(1)自身业务技术掌握不够。新毕业护士业务尚不够熟练,却已面临单独值班,易出现护理工作应对不良或护理差错。许多新护士担心遇到意外事件难以处理,独立当班时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感,而受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又容易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2)对专业知识认识不深。由于种种原因,护理一线的人力资源始终紧缺。新护士在稍熟悉业务的情况下就要投入到一线紧张忙碌的工作,加重了原来就勉强从事护理工作的一人员的不满。而这种不满,往往得不到正常的发泄,因此便表现为工作被动,对前途不乐观、对工作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

3.外环境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对护理职业存在偏见,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护士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充分的肯定和补偿,职称晋升机会、自身发展机会少、工作中众多的人际冲突、医疗体系人事制度的改革,等等这些造成护士职业压力大、缺乏职业兴趣、认为前途没有希望。

三、干预措施

由于部分社区护士接受心理学知识培训不足,缺乏医学心理学常识,护士不了解各类人群的心理,也不会及时调适自己的心理。

1.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

护士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都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与护士的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社会支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也与护士的个性心理特征及个人行为动机有关。因此,在提倡护理制度改革的同时,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及全社会都应从根本上重视对护士队伍的建设,为她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护士以健康的心态救护病人。可以安排专家对护士们进行减压教育,也要对各个科室的护士进行轮班,避免在同一病房呆的时间过长。在此基础上,护士还应该学会健康生活,增加自身压力管理意识,合理来安排生活和工作,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或举行同伴聚会,必要时,要向专业医师寻求帮助。

2.加强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培养

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社区护士要面对一个承受着巨大压力的群体。病人的情绪会因为病情的起伏波动而变得焦虑、恐惧,他们不断询问护士自己的病情变化;有的患者甚至将对医生所开处方和治疗的方案存在比较强的戒备和仇视心理,甚者将自己的发泄情绪转移到前来料理的护士身上。这个时候更要求她们能以轻松、平和的心态展开护理工作,而当护士本身就背负着压力时,极易引发医患之间的矛盾。这时,应把对自己的心理调适当作重要的任务来安排。在遇到压力时需要及时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倾诉,因为护士也需要感受到有人理解她受到的委屈,希望他人都理解自己为繁杂工作所付出的‘无怨无悔’。及时的倾诉会令心理上感受到平衡,不会有压力负担。护士还应学会理解病人的不满。病人常会将自己的情绪转移发泄到护士身上,这时千万不要让他人的发泄影响自己的情绪,不妨做个换位思考,病人的压力比你大,适当的发泄对他也许是必要的。发泄一通后,他舒服多了,他原本的情绪反倒被你接过来了。下次再发生类似的情景,平和地听他发泄,等离开病房后,闭上眼睛,回顾刚刚发生的情景,只不过把它在大脑里转成一个滑稽的卡通片,把给你带来不快的人变成一个你熟悉的卡通人物。‘看’完卡通片,你恐怕会忍不住笑了,烦恼也就随之烟飞云散了!

3、加强护理人才的培养

减压并不是护士个人的事,首先要医院管理者有这个意识,现在部分医院基本都没有开展减压教育,护士们的减压更多基于自发。医院管理者要多关注护士们的状况,注意发现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彰,努力创造乐观向上、和谐文明的工作氛围,组织护士进行业务学习和科研工作,还可以成立‘同伴支持小组’一起讨论遇到的问题,互相开解,提高日常护理工作兴趣,并给有一技之长的护士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这不仅可以做到人尽其才,也减轻了她们的心理压抑感。总之,保持一个健康的心境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姚蕴伍.社区护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1.

[2]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中国人事出版社.201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