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朋来(枣庄市中医医院山东枣庄277100)
【中图分类号】R65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8-0067-02
【摘要】目的观察增味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7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增味柴胡汤,7d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4.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增味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增味柴胡汤疗效
慢性胆囊炎可由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后胆囊壁呈慢性炎症病变或胆囊内结石刺激所引起慢性炎症改变[1]。是临床的常见病,约70%~95%的病人合并胆囊结石[2]。西药治疗只能起到控制和缓解作用,容易复发。笔者从2008年12月到2011年12月,采用增味柴胡汤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根据初诊的顺序,将7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增味柴胡汤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5例中男29例,女6例;年龄25~60岁,平均44.6岁;急性发作14例,慢性发作21例;伴胆结石27例,非胆系结石8例;病程1~9年,平均3.1年。对照组35例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2.8岁;急性发作18例,慢性发作17例;伴胆结石23例,非胆系结石12例;病程1.5~10年,平均3.4年。
1.2诊断依据[3]持续性右上腹疼痛或有不适或伴右肩胛区疼痛;有恶心、嗳气、吞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病程长,在3月以上,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胆囊区可有压痛和叩击痛;B超检查可见胆囊壁增厚、毛糙、胆囊缩小或肿大,胆囊收缩功能不良。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以抗菌消炎、解痉止痛为主,同时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并给消炎利胆片口服。7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
2.2治疗组在抗菌消炎、解痉止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增味柴胡汤。药物组成:柴胡15g、延胡索12g大黄5~10g(后下)、枳实15g、黄芩10g、半夏15g、白芍20g、郁金15g、蒲公英15g、连翘30g、桃仁15g、生姜10g、薏苡仁10g、甘草10g。水煎,分早晚两次空腹服,忌酒、油腻、辛辣饮食。7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
3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药政局制定发布的《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辨证标准判定疗效。
治愈:证候消失(症状、体征积分为0),B超检查胆囊壁及收缩功能恢复正常,胆区疼痛消失,饮食、消化恢复正常,连续观察6个月内未复发。好转:证候明显改善(症状、体征积分改善>1/2),B超检查胆囊壁及收缩功能有明显改善,胆区压痛明显好转,饮食、消化明显好转,连续观察6个月内未复发,仅出现轻度症状而控制者。无效:症状无缓解(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未达到上述指标),B超检查显示胆囊壁及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及各项症状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治疗组35例中治愈25例(71.4%),好转8例(22.9%),无效2例(5.7%),总有效率95.6%;对照组30例中治愈13例(37.1%),好转13例(37.1%),无效9例(25.7%),总有效率74.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增味柴胡汤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胆囊炎多系急性胆囊炎遗留或胆囊结石造成,轻者仅胆囊壁炎性细胞浸润,重者胆囊的正常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甚至完全萎缩或硬化,丧失收缩和排泄胆汁的功能,治疗以手术切除胆囊为主。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外因湿热侵袭,内有砂石或虫体阻滞,病症具有结(实邪结聚)、瘀(胆道淤滞)、郁(肝失疏泄)、毒(湿热壅盛)四大特征,治疗过程中以“通”为主。临床上大多数慢性胆囊炎患者有大便干结的兼证,往往便秘时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故在治疗慢性胆囊炎时应特别重视通里攻下法的使用。盖胆腑既属奇恒之腑,又属传化之腑,可贮藏“精汁”、疏泄胆汁。故运用通里攻下法,胃腑一通,肝胆疏泄、通降功能自能恢复正常,不为病;而胃肠蕴结不通,胆腑通降功能亦会失常。慢性胆囊炎患者及早运用中药增味柴胡汤,结合西药,使胆腑气机畅达,而不至于变生重证而手术。综观治疗过程,始终在“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理论指导下组方用药。慢性胆囊炎复发率高,随访中发现复发的患者大多有胆内结石或蛔虫残留,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中药消除了胆囊内砂石或胆道内蛔虫直接有关。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发病急,失去治疗时机极易化脓、穿孔,特别是在不具备手术条件的地方,采用增味柴胡汤治疗不但可以减少病人痛苦,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胆囊炎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
[1]华积德.普外科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
[2]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2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