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城关第二小学725400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让阅读充满花香,引来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小学生,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茁壮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方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读书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还对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如童话、寓言、故事、科普、诗歌、散文等,鼓励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倡导课堂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内外,体现了现行语文教学对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视。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课本成为很好的指路灯
小学生手中的教科书都是精心编写的,课文思想教育内容丰富,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教材中关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助人为乐、诚实善良、钻研科学及遇事动脑筋和全面看问题等思想内容,能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诱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感觉特别强烈。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要让他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就要靠学生的教科书,它是学生进行广泛阅读的指路灯。
二、营造阅读气氛,教师起着决定作用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籍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每天不断地阅读,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融入思想的大河,那么就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死扣教科书。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
三、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决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详加研究,其它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
2.阅读与思考相结合。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3.读记结合。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累了,在本子上描描画画,或一朵小花,或一棵小草,或高山流水,或鸟兽虫鱼,给阅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通过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交流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所以,根据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们注重组织读书活动,以发展他们的兴趣,使其保持旺盛持久的读书热情。
五、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根据研究,家庭的局限性和惊人的贫乏性是儿童智力落后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家庭教育,教师是很难教会儿童阅读的。在家长学校中,我们要让家长看清这一点,懂得尊重书籍,为自己的孩子增添小小藏书,也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办借书证。让学校和家庭一起,引导儿童养成天天阅读的习惯,那孩子在毕业后就会有一种很好的自我教育。
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更多地思考,在思考中更多地阅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会越来越强烈,从而有创造性的劳动生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我们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他们走到学校的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5。
[2]杨九俊姚娘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2005年南京大学出版社。
[3]张立《满校书迷——我校营造书香校园的探索之路》.《小学语文教师》(2006年7-8月),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