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截瘫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42例截瘫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

张彩英

张彩英(江苏省射阳县中医院2243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041-02

截瘫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它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伤病的痛苦和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的一个重大打击。本文对2001年至2011年入住我院42例截瘫患者的心理演变进行了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症施护,尽量降低由于疾病和致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病人能以较好的心态接受现实,配合治疗,促进身心两方面得以康复,对此类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42例,其中男35例,女7例,年龄27~72岁,平均36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5人,占35.7%,初中22人,占52.3%,初中以下5人,占12%,职业85%以上体力劳动者。致病原因:42例中,车祸25例,高处坠下9例,其它所致8例。经过治疗,病人有不同程度恢复者29例,而由于脊髓横断或脊髓空洞形成致终生截瘫13例。

1.2方法与结果

访视护士按事先设定好的指导语,分别于病人入院24小时、一周、二周、出院前一天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询问,分别填入我们自行设计的截瘫病人心理特征演变调查表,心理特征分5种类型记录[1]。结果见表1。

表142例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演变调查表

由表1看出:大部分病人于入院后即出现心理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有的不良的心理反应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出现心理演变的高峰期是在入院后1~2周,尤其是病情严重、恢复无望的病人,应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和一些果断措施,以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在我们采取各种护理干预后,病人出院前心理反应大都趋于好转。

2心理特征分析

2.1紧张、焦虑恐惧感

本组86%病人是意外事件导致,患者受伤初期,由于飞来横祸,患者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进入医院后还以强迫体位卧床,生活上的这种重大变化,很自然地令病人产生各种心理演变:烦躁、焦虑、恐惧、痛苦等。心理失去平衡。

2.2抑郁、悲观和绝望

由于病情恢复缓慢,或恢复无望,经过一阶段后,心理上有了消极的适应。认为残废已成定局,无可奈何。生活中不愿与人接触,默默承受来自疾病与痛苦和精神的压力,表现为感情淡漠、消沉、郁郁寡欢、沉默不语。这在13例终生截瘫病人表现更为特出,且均产生过自杀念头。

2.3孤独、无助感

病人突然发觉受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向和大小便等功能障碍,对患者病前轻而易举做到的事,如今都需要别人帮忙才能完成。加之住院后接触人减少,感到与世隔绝,产生孤独、无助感。

2.4猜疑、自卑感

病人绝对卧床,行动丧失,生活不能自理,使病人觉得增加了他人的负担,成了亲人的累赘。社会和家庭地位的改变,使病人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猜疑、自卑感。

2.5思维过程改变积

部分患者在经过长时间的心理变化后,能够面对现实,希望生存下去,继续治疗。还想更多的了解有关本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结果和康复知识。反复询问自己的病情,迫切知道检查治疗结果,期待治疗。还有部分患者精神受到严重打击,有的病人产生幻听、幻视、妄想等精神、神经症状:夜深人静时听到窗外有人低泣,看到了已故的亲人和朋友等。

3护理干预措施[2]

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病人入院后,护士主动向病人介绍自己的姓名、职务和身份,并尽快记住病人的姓名。护士对待病人应和蔼可亲、热情耐心、细致周到,取得病人的信赖,使病人愿意交谈。通过礼貌、诚恳、文雅的语言、乐观的情绪、热情的态度、高尚的医德,来启发开导影响病人,耐心听其陈述和需要,及时帮助病人适应病后的生活方式,使病人摆脱悲观、孤独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护士根据病房条件尽可能地保持房内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避免噪音、异味等不良刺激因素。除必要的观察和操作外,不宜干扰病人的睡眠。

3.3取得相关方面的协助

鼓励病人亲友前来探视,通过亲友探视、陪伴或通过视听等通讯工具使用,使病人了解信息,保持与既往日常和活的联系,以减轻其孤独、无助感。护士还可通过病人家属在感情上给予照顾,使病人体验到亲人的爱。护士要想尽办法激发病人对生活的信心,请一些恢复较好的病友言谈互教,克服疾病带来的困难,培养病人独立性。患者在经过复杂的心理变化以后,产生一种反对独立的心理,甚至表现出行为倒退现象。认为自己事事需要别人的照顾,成为一个废人,不能独立生活,依赖性增强。此时要告诉患者,残疾并不等于残废,并指导患者利用残余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吃饭、洗脸、擦澡、穿衣等。为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要帮助患者做好下肢的功能锻炼。尽量使其达到最大限度的自理,恢复患者的自尊、自信、自我控制感、价值感。

3.4及时心里疏导、心理支持

当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时,尚未准备好去接受自己疾病的严重程度,表现出否认的态度,或怀着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检查、诊断不准确,表现出急躁、愤怒,常迁怒于医护人员。这时,应认识到患者的反应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潜意识的保护自己[3]。护士主动与病人交谈,鼓励其说出内心感受,耐心倾听病人对疾病想法。让病人有机会发泄内心的压抑感,然后给予同情、理解和安慰。不要急于将病情告诉患者,但也不要欺骗患者,可采用渗透的方法逐步把病情真相告诉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症状进行恰当的和令人信服的解释。纠正病人对疾病的错误认识,让病人认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对健康产生消级影响,会降低机体免疫力。鼓励病人勇干地面对现实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选择自己的最佳生活方式。

3.5放松疗法

护士指导病人双目微闭,尽量有节律地用嘴吸气,用鼻子呼气,排除一切干扰思绪,或诱导其想象一些美好的境界。通过这种放松,可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松弛全身肌肉。在一程度上可消除恐惧、减轻焦虑。这是让病人在无法解除疾病困扰时得到最短暂而最有效的休息方法,可使其心情获得平静。

3.6对思想过程改变的病人的特别护理

思维过程改变以致发展为精神障碍的病人,其症状大多是昼轻夜重。护士本人并动员病人家属不要嫌弃指责病人,要用最大的耐心做思想工作。在单纯心理护理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可配合药物相助。在医生下医嘱后,护士要按时给病人服药且要目睹病人服下,借此还可观察用药反应。这样做既能产生治疗效果,又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从表1看出13例思维过程改变的病人经治疗和护理,至出院前症状已明显改善。

通过对患者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其效果与病人的文化程度和年龄有相关性:文化程度越高者,接受能力强,效果就越明显,年龄偏小或偏大的病人比中年人效果好。与性别和至病原因无明显相关性。“心理因素可以至病,也可以治病”,正确的心理疏导、心理支持,逐步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发生变换,能够由正常人角色转变为患者角色,内心趋于平衡,使病人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

[2]宋燕华.精神障碍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55.

[3]岳文法,何慕陶.现代行为医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