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河南平顶山4674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预见性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行传统护理干预,预见性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预见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3例(6.25%)显著低于常规组12例(25.00%),预见性组的住院时间(16.5±1.2)d显著低于常规组(29.6±3.2)d,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住院时间
急性期脑出血主要指的是患者脑实质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破裂,进而导致的一种出血症状,若患者的患病情况较为严重时,将会加快病情的恶化和发展[1]。由于颅内压力的不断升高,将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症状,患者在患病期间若未进行及时治疗和护理,将会使得患者在短时间内失去意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因此,给予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预见性组和常规组,各48例。其中,常规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为60~80岁,平均年龄(72.5±13.2)岁;预见性组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为62~86岁,平均年龄(74.3±13.6)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行传统护理干预。
预见性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见讨论。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均使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分析和检验,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
预见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3例(6.25%)显著低于常规组12例(25.00%),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比较两组住院时间
预见性组的住院时间(16.5±1.2)d显著低于常规组(29.6±3.2)d,T值=26.556,P值=0.000,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临床上通过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具体措施如下所示:①生命体征干预。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确保患者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血压和呼吸等指标的干预工作[3]。对于体温过高的患者而言,则需要进行冷敷护理,给予冰袋枕靠;②呼吸道干预。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定期为患者更换体位,避免发生压疮。帮助患者进行排痰护理,在此期间,轻轻叩击胃部,每间隔1h叩击1次。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遵照医嘱给予抗生素,做好肺部感染的预防;③消化道干预。做好患者的营养供给,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的营养维持,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当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则需要做好肠内营养干预,于胃管内滴入肠内营养液,每日通常维持在500~100ml。并且做好胃液监测工作,时刻关注患者消化道的出血情况[4]。
大量研究结果充分表明,预见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3例(6.25%)显著低于常规组12例(25.00%),预见性组的住院时间(16.5±1.2)d显著低于常规组(29.6±3.2)d,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给予预见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极大程度利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病情康复。
结语:
言而总之,通过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加快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康复速度,同时,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李赛玉,林雅琼,徐燕金.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214-215.
[2]汤雪丽.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239-240.
[3]吕书霞.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249-250.
[4]邵长荣.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2):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