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蕾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050000
摘要授课不一定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我们在备课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班级的不同特点,进行项目设置,并在教学中根据实际实施的效果加以调整,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关键词新课改兴趣主人
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已经有两年了,在不断摸索和总结的过程中,有过些许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新思路教学与传统教学发生冲突的思考,是自己的教学项目设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阻碍之后的反思。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习成绩差一些的同学就是因为对学科失去了兴趣,才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新课改给每一个同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从而引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
以前在课堂上,基本上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包揽了积极举手、抢着回答问题这些事情,一些同学因为成绩不太好、不自信或是性格比较内向,在课堂上几乎不主动举手发言。有得学生因为物理知识掌握的不好,而且有些活学活用的知识更加的混淆不清,老师提问时唯恐自己的答案是荒诞错误的,怕老师批评、怕同学们笑话,所以每次都是竖起耳朵听别人的,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新课改之后,每组六个成员都会有均等的机会发言,并设立了加分制度,为了小组的荣誉,六个人劲往一处使,每个人都开动自己的思维机器,小组成员群策群力的帮助要发言的同伴,而被叫到编号的同学也会尽心尽力的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一来,本来比较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使学生自己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变“老师教学生学”为“学生教自己学”,从被动到主动。现在的孩子们每次都会在小组其他五个人的支持鼓励之下抢着举手,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已经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老师和同学们,如果答案正确的话,这堂课学的内容就会记住了;一旦给出的是错误的答案,通过老师和同学的纠正和补充,他也会知道错在哪里,不会留下错误的印象。
在这样相对轻松的氛围里,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和争执里,那些本来晦涩难懂的知识不知不觉就会铭刻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这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刺激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使每一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起来。
在上学期一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又一次重新认识到:我们在备课中明确每个知识板块处理的方法,计划时间,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自己的经验进行项目设置还远远不够,具体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学生特点和本节教学要求确定。不可只重形式,忽视实效。例如我在进行《电流的强弱》一节的教学时就对这一点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授课前,针对教学大纲,结合以前的教案,反复揣摩本节课的问题设置应该如何展示给学生,认为按我们的教学思路,学生能自己做到的,老师就不要再给太多的牵制,而本节的教学内容就是电流强弱的含义和电流表的使用,电流强弱的含义以初二孩子的理解力完全没有问题,认识含义,熟悉单位,简单换算,自己搞定没有障碍,实施过程也很顺利;电流表的使用,以前总是怕学生由于使用不当损坏仪器,所以总是老师介绍给学生使用方法,再不放心的手把手交给学生怎样实际连接,在准备这节课时,我想既然课本上有关于电流表的使用说明,那就放给学生自学就好了,因此这部分教学内容在项目设置中采用了学生自学,自学完后自己动手实际连接电路加深理解,巩固使用方法。可是在第一节课上实施时,学生面对课本上接近一页的文字说明,却不知所以然,有些学习能力差一点的孩子甚至没有兴趣去读枯燥的课文。只是对手里的器材感兴趣,直接就去连电路。是下午第一节课孩子的状态不好?还是我的思路不合理?第二天,在第二个教学班,针对前一天的问题,我调整了教学思路,一部分孩子不愿意看课本,我就把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细化成了三个引导问题抛给学生,再让他们看书,结果有些孩子还是有些一知半解,我发现,我还是没有准确估计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把问题简单化了。在第三个教学班我开始打破原来的教学思路,课本不愿意看,好,课本不看了,电池都换成旧电池,不管孩子们怎样不正确使用电流表,也不会严重损坏仪器,器材直接分发到各组,直接动手做!结果一动手,孩子们自己就发现了问题,我的表读不出数,我的表指针偏转太厉害也读不出数了……,好了,自己想办法读出数来,并把你们组改进的方法记录下来!结果孩子们发现把正负接线柱换过来,把并联改成串联,问题解决了,从而认识到:原来正负接线柱是不能反接的,电流表也是不能并联的。这样就把我们以往最担心学生出现的问题解决了。在第四个教学班在进行教学时就比较顺利了,整节课的项目实施也比较顺畅。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授课不一定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我们在备课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班级的不同特点,进行项目设置,并在教学中根据实际实施的效果加以调整,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学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