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4
/ 1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朱东放葛久欣范慧(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0-0161-02

【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方法对150例因各种心血管疾病引发心律失常住院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分析。结果在CHF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米力农与胺碘酮联用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无论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

【关键词】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有时也常在严重的感染、外伤、中毒、电解质紊乱及外科手术中出现,轻者使患者心悸不适,严重的可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降低新排血量,引起血压下降,可导致新源性休克、新功能不全,甚至突然死亡,因心律失常可随时发生,防不胜防,因而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药物治疗是控制心律失常的主要措拖之一,我院经过多年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经验及综合当前新进展药物的研究,对150例因不同的心血管疾病引发心律失常者进行的药物治疗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所有观察者均为我院收治的各种心血管疾病引发的心律失常者,男性88例,女性62例,年龄56~83岁。心功能按NYHA分级法均为Ⅲ~Ⅳ级。所有病人曾有过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病情未控制。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期前收缩)40例,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速)3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9例,窦性心动过速63例。经24h动态心电图及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均除外各种程度的传导阻滞(窦房、房室、束支)、窦性心动过缓。甲状腺病变和肺纤维化者均不入选。

1.2方法(1)地高辛和β受体阻滞剂是常用药物,必要时可以合用,用上述药物效果欠佳,可改用地尔硫卓或维拉帕米,个别难以转归可考虑选用胺碘酮、米力农,如还不转复者可送上级医院做射频消融术[1]。(2)实行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早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除去病因,一般预后良好,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特别是对多形、成对、成串的室早伴有心功能不全者预后较差,应首先治疗原发病,控制促发因素,受体阻滞剂作为起始治疗,一般首选β受体阻滞剂,心梗后的室早一般不使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急性心梗、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严重心衰、心梗复苏后的室早应予急性治疗。正处于持续室速频繁发作时期的室早,各种原因造成的QT时间延长的室早也必须治疗。(3)异博定5mg静推,无效时10分钟后重复5mg,也可用心律平70mg静推,西地兰0.4mg静推等。根据临床经验,在上述治疗无效时,最有效的方法:三磷酸腺苷(ATP)10mg,10秒钟内迅速静推,但较危险,可引起心脏骤停,静推时必须备有阿托品及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

(4)首选β受体阻滞剂,不能使用受体阻滞剂时,可选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2结果

观察34±18个月,起始剂量80mg,每日2次,并逐渐加量达每日480mg,平均用量每日465±90mg,抑制室速率为38.1%,另外19.2%不易诱发室速,有28例(18.7%)因不良反应而停药,10例(6.7%)致心律失常。扭转型室速9例(6%)。1年后有89%不再发作室速,3年后为77%,1年成活率94%,3年成活率86%,在CHF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米力农与胺碘酮联用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无论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有明显改善。[2]

3讨论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因而要先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具有多通道阻滞作用的第一代Ⅲ类药物胺碘酮“口碑”尚可,但有缺点。特异性阻滞ⅠKr的第二代纯Ⅲ类药物如伊布利特、多非利特,虽对房扑、房颤的转复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在SWORD(d-sotalol)和DIAMOND(dofelitide)研究中,这些药物用于心肌梗死或左室功能障碍患者后得到令人尴尬的结果,使人们对新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前景堪忧。[3]心率失常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抗心率失常药物又机制各异,因此了解药物的特点,并灵活应用是临床医生的艰巨任务。既提高了治疗手段,又早日为患者解除了病痛,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的涌现和新药品的开发为临床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美华,荣烨元,王一尘等.纳多洛尔联合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J].新医学,2004,7(25):3481.

[2]元柏民主编.心血管病诊断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211.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5):3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