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系,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适应《平面构成》课程的学习,提高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应注重课程的导入、理论知识的传授、课题的设置、作业的辅导与讲评四个教学阶段的设计。
关键词:平面构成;作品分析;创造性思维;主题构成训练
《平面构成》课程是广告设计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的是利用点、线、面等进行造型的构成问题,以及如何将这些元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组合的规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为提高设计综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短时间内掌握构成方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熟练地进行创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适应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应注意四个阶段教学的设计。
1课程的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
《平面构成》课程实用性强、应用面广,与现代设计实践密切联系。抓住这一特质,课程初期,展示一定量的优秀视觉设计作品,提点平面构成知识点在这些专业设计作品中的典型运用,能够让学生立刻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明确了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并能够引导学生有将平面构成知识运用到其他专业设计课程中去的意识。
比如:讲解字体设计、VI设计作品,其中大量会涉及到点、线、面的造型;讲解版面设计、招贴设计作品,其中会充分用到形式美的法则等等。通过这样的讲解也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设计学习奠定基础。课程初期,概论部分的讲解是不可或缺的,但也是最为枯燥无味的,这时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收集大量关于康定斯基、蒙得里安、瓦萨雷里、埃舍尔这些构成代表人物的资料、故事、图例,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能够让学生在愉快地气氛中掌握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历史,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理论知识的传授
《平面构成》课程理论性较强,抽象度较高,初学者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从深入分析作品开始展开理论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图像、文字、动画、音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活跃构思、增强想象力、提高鉴赏力,从而理解课程中的抽象概念、设计法则,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讲理论也应注意方法,重在开导启发,反对生搬硬套。
目前,《平面构成》教学普遍侧重形式法则的运用,重视技术、技法,而忽略对学生专业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理论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引导、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能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多样的思维方法去丰富和拓展设计思路,能够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二。
3课题的设置
理论教学需要与实践相结合,但这种实践不应是简单的循规蹈矩的模仿,而应是理论指导下的创作。把实践从形式法则上的模仿变为学生潜在艺术能力的发掘,最好的方法是主题构成训练,设置一个主题去研究,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比如,形态构成要素——点、线、面的练习,以“人与自然”为主题,要求学生收集自然形态和社会生活中的客观存在的点、线、面元素,对这些客观存在的现象进行归纳整体,再以手绘的形式进行抽象表达。在这个过程中,生活中的自然形式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形式与感情的相互关系也启迪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平面构成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手绘的工整、制作的美观,让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制作上,忽视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研究,造成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对所学知识依然是一知半解、模棱两可。因此,要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必须重视制作前的草图设计。在学生开始制作之前,要求他们根据不同的题目要求进行一定量的草图设计,然后让学生对自己所画的草图进行分析对比,选择较好的方案作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最后选择最满意的一个方案进行制作。这样,学生在制作草图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从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作业的辅导与讲评
学生作业过程中,教师应认真观察其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为他们提供意见。学生作业完成后,还应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客观中肯的讲评,推动教学的深入研讨。
作业讲评可分三步:
(1)学生自评:
师生之间临时调换位置,让学生站上讲台,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和主观感受,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解释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
(2)学生互评:
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评价同学作业的优缺点。这种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鉴赏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3)教师讲评:
在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介绍、讲解、评价和互相评价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评,这种形式使得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自身作业存在的错误缺点,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不断探索基础理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祖平.平面构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毛溪.平面构成[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叶洲荣.平面形态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4]曹大勇.现代构成[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吴昊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