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丽刘娟贾媛黎龙海英唐毅(通讯作者)(四川绵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621000)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6-0173-02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预约择期手术病人清洁肠道的方法。方法根据预约病人住院流程特点,改变预约管理方式,并通过电话访视对术前肠道准备进行入院前管理。结果医生反映肠道清洁程度有明显提升,病人满意度较高。结论实施预约住院后病人入院流程发生改变,需要调整护理工作流程。
【关键词】预约住院术前准备肠道准备
妇科手术范围虽基本不涉及肠道,但其手术部位位于盆腔、位置较深,肠道准备的优劣直接影响术中视野的暴露,肠道准备不足可直接增加手术的难度[1]。特别是阴式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患者,对肠道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随着预约住院的开展,术前住院日明显缩短,给术前肠道准备带来一定挑战。为此,我科对术前肠道准备流程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取得较好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2年6-12月,我科共按预约住院收治546例患者,需术前肠道准备451例。其中,开腹手术139例,腹腔镜手术312例;住院当日手术22人次,次日手术375人次,第三天手术54人次。
1.2方法
1.2.1将以往仅由医生管理预约住院改为责任组医生和责任组长护士共同管理。2012年5月前,我科仅由各医疗组负责预约住院管理,5月后,各护理责任组与医疗组对接,在医生管理的基础上,再由责任护士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对病人进行术前访视管理,进行针对性的饮食指导,为清洁肠道做准备。
1.2.2医生对肠道准备是否满意以术中见肠管是否塌瘪,术中是否有大便自肛门溢出为标准。
2、结果
2.1医生普遍反映肠道清洁度较以前有明显改善。
2.2通过电话访视进行术前管理,医护患之间沟通交流增加,病人术前知识掌握较好,依从性较高,满意度提升。
3、结论
3.1实施预约住院后病人入院流程改变,需要调整护理工作。
实施预约住院旨在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增加床位周转次数,但医护与病人的接触时间缩短了,医护工作节奏变快。为此,我科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了调整,由责任护士通过电话访视方式进行患者的术前管理,尤其是术前肠道准备的管理。责任护士通过电话告知病人术前的饮食要求与肠道准备的重要性,严格患者术前3天进半流饮食,术前一天进流质饮食[3]。我科配置3台移动电话以方便护士做好术前访视管理及出院电话回访。通过护士对肠道准备相关知识的宣教,病人掌握了肠道准备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明确在求医过程中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而主动性和依从性增加。
3.2肠道清洁剂的选择
妇科手术术前肠道准备是一项常规工作,肠道清洁剂的选择对肠道的准备有重要作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为等渗全肠灌洗液,口服后不被肠壁吸收,使小肠内渗透压增高,吸收水分,阻止肠道黏膜吸收水分,使肠内容积增大,对肠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肠管蠕动增强,迅速排出大便。少见有腹痛、呕吐、肛门不适等一过性消化道反应[4]。王兆霞[2]等指出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目前效果最佳、导泻时间最快的肠道清洁剂。在我科预约择期手术的451例患者,均在术前一天口服万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聚乙二醇4000)2升,仅1例阴式手术术中大便污染手术野,6例腹腔镜下子宫手术术中见肠管欠塌瘪,3例开腹手术肠道欠塌瘪,其余均满足了腹腔镜及开腹手术的肠道需求,与叶敏[5]等报道一致。
3.3肠道清洁“假象”
我科在使用聚乙二醇4000时,有极少数患者有肠道清洁“假象”存在,即服药后术前肠道清洁判断完全满意,而在术中或术后8h内患者出现排大量稀糊状便现象,与王兆霞[2]发现一致。对肠道准备不满意的病例进行倒追踪,原因可能是预约住院术前平均住院日较短,术前三天的流质少渣饮食未完全落实有关。部分患者有担心饥饿、身体不能耐受手术的心理是导致术前肠道清洁不满意的又一个原因。为此,针对肠道清洁程度要求较高的术式,如阴式手术、根治手术,需要在术前电话访视中反复强调进食种类、量和禁食的重要性,以增强病人的依从性。在服用肠道清洁剂后,指导患者适量运动,教患者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或点击按压脐部,刺激肠蠕动,加快胃肠排空,增强肠道清洁效果[2]。
参考文献
[1]王淑霞,唐雪花.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与清洁灌肠在妇科术前准备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11):247-249.
[2]王兆霞,寇芳.影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妇科术前肠道准备效果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605-1607.
[3]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0.
[4]侯春霞,孙蓉.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妇科手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3):388.
[5]叶敏,李建胜,周惠芬.结直肠手术3种机械肠道准备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