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对偏瘫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刘雪(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0381)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程在1-3个月内且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强度为20%和60%的最大运动能力的电动脚踏车训练,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肌力耐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三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2组患者的改善优于治疗1组。结论:适宜强度的有氧运动结合常规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脑卒中;有氧运动;下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6-096-01
1前言
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血管突然破裂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脑组织损伤的疾病,常继发于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症患者,大多是由于病变直接或间接引起丘脑下部损伤所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1]。下肢运动障碍是脑卒中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2],其恢复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家庭、社会的依赖程度。因此,下肢功能的恢复成为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键点。以往研究表明,下肢运动功能与患者的平衡、转移、肌肉力量及耐力和步行能力密切相关,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下肢肌肉力量和步行能力,从而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本文旨在研究通过合理有效的康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2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2月于山东省某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编号为1-90,编号1-30的为对照组,编号31-60的为治疗1组,编号61-90的为治疗2组。三组患者的性别、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
3研究方法
三组患者在恢复早期均接受以下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1)常规的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降压降脂药、神经营养药物等;2)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1)功能性电刺激;(2)针刺疗法;(3)以Bobath技术、Rood技术和运动再学习为主的运动疗法:①良肢位的摆放;②下肢关节的主被动活动,以维持一定的关节活动度;③桥式运动;④坐位平衡的练习;⑤立位平衡的练习;⑥立位重心转移的练习:通常利用BOSU球由易到难进行适应性弓步站立、上下踩踏和球面踏步三组练习;⑦下肢负重练习。
治疗1组和2组患者在接受上述康复治疗的同时增加在电动脚踏车训练。首先,两组患者在治疗开始和结束时均要进行运动平板极量运动试验,得到运动全程的心电图,运用改善的Bruce方案来确定最大运动能力相应的心率,然后得到20%和60%最大运动能力相应的心率来确定有氧运动的强度。治疗1组进行20%最大运动能力的训练,治疗2组进行60%最大运动强度的训练。两组患者在电动脚踏车上运动时,电动脚踏车有测定其心率的功能,训练中通过调整电动脚踏车速度来调整患者的心率。
4研究结果
4.1下肢运动功能评定
简化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包括有无跟腱、膝腱反射活动,髋膝踝关节屈肌协同运动等14项与下肢运动功能相关的活动。每个动作依据患者完成的质量记0-2分。评分越高,表明下肢运动功能越好。
4.2平衡功能评定
Berg平衡量表
包括独立坐、由坐到站、床椅转移等14项与平衡相关的功能性活动。每个动作依据患者完成的质量记0-4分。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平衡功能越差。
4.3步行功能评定
Holden步行功能量表
一共分为6个级别,0-5级分别评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步行功能越好。
4.4ADL能力评定
改良的Barther指数
包括10项内容,每个评定项目都分为0-5级,0-5级分别评为0-5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独立性越高。
5研究结论
下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最常见的后遗症,是影响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ADL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能否恢复步行功能、提高下肢肌肉力量和耐力及平衡能力是评价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目标。肌力下降及痉挛是恢复早期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步行能力的恢复。目前采用的康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下肢功能,但需要大量的时间且效果存在肌痉挛可影响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的发挥,股四头肌肌力下降使得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等屈膝肌肉的肌力下降,抑制了下肢伸肌的痉挛模式,强化屈膝伸髋动作,从而改善患者的步态,这可能是电动脚踏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的内因之一。患者在做踏车运动时踏板的粗糙表面及运动过程中机体处于平衡与不平衡之间,这些会刺激感觉运动成分和感觉信号传输能力的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提高,平衡能力的提高,会促进患者转移、步行及上下楼梯等能力的改善,所以ADL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南登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1-160.
[2]翁长水,毕胜,田哲等.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及ADL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11):694-696.
[3]刘吉林,王翔.功率自行车在偏瘫患者分级运动试验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1):21—23.
[4]董金萍及早采用良肢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4):87-88.
[5]王红星,王彤,陈旗等.三级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张力影响的动态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9):80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