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全(铜川市耀州区教育局教研室陕西铜川727100)
笔者经常到学校听课,发现许多语文教师执教的语文课教学内容庞杂,教学过程程式化,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比如一位语文教师执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中的《春酒》这篇课文时,在一课时中安排了如下教学环节:作者介绍——关于春酒——生字生词——朗读全文——同桌合作划分结构——四人一组讨论本文写了那些人、那些事、哪些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学生回答讨论问题,填写有关表格——学习本文细节描写方法,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师生共同分析文中4个句子——小结本课——欣赏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诗歌3首——作业:搜集海外游子思乡爱国故事。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只是按照自己设计好的环节一步步往前赶。表面看来这节课教学内容很全面,可仔细想来,学生整节课都在疲于应付教师的各种问题和学习任务,各项教学内容都是浅尝辄止,学生几乎来不及思考,更谈不上揣摩、品味,实际上学生一节课的收获很少,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江苏苏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说过:“精彩的好课都是简洁的、干净的;很多课,失败的原因就是环节太多、太复杂。”“环节多了必定破坏教学。”(黄厚江《好课是怎样“炼成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第9期P75页)因此,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的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学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精炼、整合教学环节,在有限的45分钟里突出教学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上。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造就高效的语文课堂。
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取舍的原因,一方面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教材中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要依靠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才能体会到课文的美;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准,不知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全部意义就是帮助学生学习,还没有从“师本位”转化到“生本位”,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设计教学时没有考虑学生或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规律。要知道,教师教学一节课的效果要看学生本节课知识获得了多少,能力发展如何,思维得到怎样的训练,而不是教师讲了多少。
一篇课文从内容到语言的表达方式包涵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巨细不分,都把它们当作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那么一篇课文用三课时、五课时也不一定能够教学结束,关键是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
第一,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加以合理取舍。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也就是说,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就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比如在课程目标部分中的阶段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方面有一条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一篇篇课文时,要培养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并且本学段学生默读的速度要在每分钟500字以上。要完成这一目标,不是一节课两节课能够落实的。教师要对某一段时间默读教学列出详细计划、步骤,经过一节节默读积累从而使学生达到课标规定的要求。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是对教学内容合理取舍的第一要求。
第二,依据教材要求对教学内容加以合理取舍。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这套教材共36个单元,分为36个专题。突出实践,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知识能力三个维度的目标,把教科书分成“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字、口语交际”两个部分,着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每个单元,教材先提出单元要求,然后编排五篇同一专题的课文。教师就要把单元要求细化、分解到每篇课文之中。分解到某篇课文之中的单元要求应是本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教学本文时,就要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步骤、教学思路,最终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本单元其他目标可在其他课文教学中实施)。比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安排有5篇课文:《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这一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专题,课本单元要求可概括为:1、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的民风民俗;2、学习多角度、多手法描写事物的方法,学习欣赏比较复杂的记叙文;3、学习揣摩、品味含义幽微的词语句子、精彩段落、关键词句。这三点要求中,第一点要求贯穿本单元课文教学始终,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就是体会美好民风民俗的过程。第二点要求可在《云南的歌会》中的“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描绘“歌会”场面和《吆喝》中写“吆喝”的“从早到晚”、“一年四季”几个层次中予以落实。第三点要求可在《端午的鸭蛋》和《春酒》两文中重点句子研读中予以落实,还可在教学《俗世奇人》一文时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予以落实。教学目标确定后,在教学某篇课文时,就要围绕这个主要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环节,在考虑语文教学常规内容的同时,突出这个主要目标,而与此无关的内容完全可以舍去,这样才能突出本节主要内容,落实单元要求,使课堂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目标明确、突出。
第三,依据当地学情对教学内容加以合理取舍。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早在1980年就指出:“做教师就是要学生学。要学生学,一定要教得学生自己要学,??????只有这样,才能把无效劳动变为有效劳动,才能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于漪《怎样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1980年12月14日在成都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师会上的报告)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效果是要从学生身上来反映的。那么,我们就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了解他们的学习现状,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等,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这样的一班学生在学习本节教学内容时有那些易于理解,有那些存在困惑,应该如何点拨,以及采用什么步骤方式去点拨。只有这样,教学内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解决主要问题,而对次要问题就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或课外个别辅导解决。比如学习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风民俗专题时,几篇课文都是介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学习的过程中肯定要联系当地民风民俗特点,或加深学生理解,或拓展学生写作能力。以笔者所在耀州区为例,城区有耀州著名小吃咸汤面,那么城区学校就可将咸汤面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耀州区境内其他乡镇却很少有咸汤面,所以其它学校将咸汤面作为教学资源就不是非常直观贴切。但其它乡镇也有自己的独特资源,比如小丘镇的刀犁面闻名全区,这就是小丘镇教学的独特资源,完全可以引入本单元教学。教师只有做到心目中有学生,设计教学时就会时时处处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教师对教学内容合理取舍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明确原则。新课程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课时紧迫,事无巨细地照搬教案是毫无意义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考虑相关教学内容之后,简化枝节性内容,突出对学生语文学习和精神成长作用较大的内容,制定本节教学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过多,容易导致课堂师生精力分散,因而,取舍教学内容要突出目标明确、单一原则。
二、重点突出原则。教学重点是一节课学生应该认识或掌握的主要内容,学生必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这个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教学环节,不管有几个教学环节,最终的目的应是为解决教学重点服务的。
三、深入文本原则。在语文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师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师生和文本的对话。按张志公先生的说法就是“带着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展开个性对话,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师生思维碰撞迸发出火花的过程。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回归本真,使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