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红斌云南工业技师学院655000
摘要:中职班主任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对班主任自身的成长、学生的进步以及中职教育的发展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分析中职班主任职业倦怠的根源,寻找缓解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预防和缓解中职班主任职业倦怠上,社会的重视是前提,学校的关怀是保障,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基础,完善自我调节机制是关键。本文就中职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职班主任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职业倦怠策略
中职学校的班主任不仅从事教学工作,还要参与学生管理,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长期以来,在各种工作压力和角色冲突下,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特别是实施绩效工资后,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每月4000-5000元的工资已够小康开支了,不必为每月500—600元的班主任费再去辛苦,自己该从工作任务繁、心理压力大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好好享受生活。客观上,这进一步加剧了中职校班主任的职业倦怠。这种现象如不能得到及时化解,将对班主任自身成长、学生培养和学校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中职学校班主任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1.缺乏对班主任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中职学校是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的学校,大部分专业老师都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没有系统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当各种问题出现时,往往感到焦头烂额、无所适从,表现为急躁、无奈、失望。如班主任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态时,就会出现工作倦怠。
2.缺少成就感让班主任失去了工作动力。大家都知道,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社会、家庭普遍不认可中职学校,认为上高中、考大学才是正途,而提起读职业学校,不少人就会嗤之以鼻。加之,很多职校老师本身就存在这种观念,所以在招生中自己就把定位降低了一个甚至几个档次,专门针对那些中考成绩不理想的或是根本就没有参加中考的,有的甚至是中学辍学在社会上已闲荡一两年的。这些学生因为本身素质较低,所以一进校就明显表现出极度厌学情绪,久而久之,教师的热情像被浇了盆冷水。
3.学生管理难度大。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不只是学习成绩差,很多学生组织纪律性差,思想道德品德后进,他们生性好动,耐不住寂寞,上课安静不下来,不是自己摆弄些什么,就是硬和同学讲话,甚至在课堂上故意和老师捣蛋。中职生比起一般普高学生管理难度大很多。
二、缓解中职班主任职业倦怠的策略
1.学校要注重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班主任工作是有较高要求的工作,需要教师具有教书育人的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等,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但往往班主任感到知识匮乏,难以适从,所以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政治思想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管理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知识。要适时安排他们进行脱产、半脱产或在职培训进修,选拔优秀班主任定向攻读学位。学校要积极组织班主任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使他们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才干。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还可以向班主任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学会应对压力,化解矛盾,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2.建立良好的职业前景,优化中职班主任的发展途径。中职班主任的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要求其在工作中不能拘泥于某种现成、固定不变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因此他们有着创造成就的强烈需要。学校要充分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要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条件。一方面,学校若能对班主任的业绩及时加以肯定,班主任一定会油然而生价值感,工作起来更积极。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单独建立班主任绩效评定体系,制定与班主任工作实绩相结合的评定标准,引入竞争机制,按照“平等竞争,择优奖励,择优晋升”的原则,拓宽班主任成长进步的渠道,为班主任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远景。
3.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首先,关注学生心理,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导师。班主任应该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善于观察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对症下药,才能提高沟通的效能。其次,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休戚与共。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融入到学生的集体活动中,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失落与不完美,分析原因,鼓舞士气,蓄势再战。第三,赏识和赞美学生。班主任一定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要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赞美和鼓励。最后,创新爱的表达方式。要开拓网络思想教育新领域,拓展思想教育的渠道,创新爱的表达方法,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一个讲真话、与班主任深入交流的平台,获得学生的信赖。
总之,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只有对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学生充满爱,才能真正体验到教书育人的乐趣,才会去享受自己的工作。同样,班主任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在压力与困难面前保持平和的心态去解决,使职业倦怠无缝可入。
参考文献
[1]牟海萍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2]张万祥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八大策略[J].教师博览,2010,(2)。
[3]崔荣锡促进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J].教师,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