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日(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洪港镇卫生院437632)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9-0575-01
卫生监测是指有计划的、连续的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并及时见监测所获得的信息发送、反馈给相关的机构和人员,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调整、评价。公共卫生监测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险因素进行的卫生监测。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可以分为四种:一是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二是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三是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四是以高危人群为对象的哨点监测系统。
近年来,各国政府在处理各种公共卫生问题的过程中,已建立健全起相应的公共卫生监测防范网络,如SARS、炭疽病、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登革热、疯牛病的监测,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职业病的监测、环境监测、营养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以及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出生缺陷监测系统、性传播疾病监测系统、艾滋病的哨点监测等。
一、流感监测流感监测是第一个实施全球监测的传染病,监测目的是掌握疫情动态、流感病毒的分布和变异及人群免疫水平变化情况,以分析预测流行趋势,评价疫苗效果,不断筛选新的疫苗代表株。流感病毒循环在持续变化,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持续采集标本、鉴定毒株,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可导致大流行。通过监测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了解病毒流行强度的变化、推选疫苗株,满足全球筛选流感疫苗株的需要、开展抗原性分析,病毒的监测可及时发现变异,流感是疫苗可预防疾病,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疫苗株需根据监测结果不断更新,病毒耐药性监测可指导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流感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各异,监测可以确定流感的高危人群,指导干预。
流感监测分为流感哨点监测,以医院为现场开展工作,监测流感活动强度、病原学变化,推荐疫苗株;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主要利用实验室方法对病原体开展监测;事件监测,通过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监测系统开展疫情报告、尤其是爆发疫情的报告和处置。
二、结核病监测结核病监测是通过一定的方法、途径,采取一定的指标,在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一定人群(或全人口)中对结核病疫情及其流行趋势、结核病控制过程和效果、结核病控制工作数量和质量,采取常规或特殊的方法进行调查、搜集、考核与评价,并以此指导或改进结核病防治规划、控制策略、技术对策与措施的全过程。结核病监测是以少窥多,以小窥大,以部分估计总体,根据监测县(点)的中心登记工作,疫情报告和死亡登记资料的分析,及防治措施效果的考评,据以从总体上改进一个省或全国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目前,我国关于结核病防治的监测信息主要来自于结核病常规报告系统和专项调查。
结核病监测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疫情监测,其主要监测指标有年感染率、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及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及涂阳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0~14岁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肺结核死亡率;二是防治措施监测,主要监测指标有涂阳肺结核发病率、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结果及转归队列分析、一岁以内婴儿卡介苗接种率。
其主要工作方法有:1、监测县(区)应用由监测协作组指定的专用病人登记卡和各类监测报表。2、统计专职人员对监测病人登记卡、死亡登记卡和各类监测报表的栏目、记录和数量,必须严格查对、核实。3、监测县对监测资料每年汇总一次,与每年2月15日前将本县上年度的监测统计报表,直接上报全国监测组(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办公室)。4、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办公室集中全国监测(县)资料,进行分类机汇总统计,并编撰年度结核病监测结果。汇编结果的书面监测资料,再反馈至各监测点及其上级单位,以供省修订防治规划或指定工作计划的参考。
结核病监测系统可以利用季报资料可以分析该季度结核患者发现情况,患者管理情况,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患者的转诊、追踪、以及追踪到位患者的核实诊断情况,规划活动开展情况,包括:药品、督导及患者访视、培训、健康教育等。利用年报资料、可以分析经费到位及使用、结防机构现有的设备及人员情况。
专项调查是指开展结核病控制社会评价的各种调查研究,一般采用通过对肺结核病病人的诊疗过程,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诊疗过程,调查公众及医务人员对结核病的认知和态度,调查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互动与交流,调查相关部门对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看法及做法等方法,从而可以探讨弱势人群患结核病后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了解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群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障碍;了解人群疾病知识和行为,为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探讨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肺结核病人的影响因素,为结核病控制项目社会评价提供信息支持。自1979年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通过历次的调查和历年的结核病资料,掌握了我国结核病疫情和发展态势,综合估算并预测了2001-2010年我国结核病流行趋势,为论证我国实现结核病千年发展目标的可行性以及出台新的全国结核病防治五年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由此可见,只有进行公共卫生监测,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构成及相关健康指标的变化,阐明当前疾病形势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预防公害病的发生,为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简介:姓名王有日性别:男出生年月:1974.09.学历:本科职务:卫生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