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例药物流产副反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4-14
/ 1

743例药物流产副反应分析

王晓红张曼丽乔红丽郑艳赵艳秋冯文霄刁文丽

王晓红张曼丽乔红丽郑艳赵艳秋冯文霄刁文丽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计划生育服务站123100)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4-0143-02

【摘要】目的分析药物流产患者发生的副反应及发生率;方法对743例药物流产患者进行观察;结果药物流产患者出现7种副反应,其中以疼痛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胃肠道反应、乏力、头痛、头晕、发热,发痒发生率最低;结论药物流产副反应的发生是药物的药理作用所决定的,服药后留站观察及随访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药物流产副反应发生率

前言

对阜蒙县743例药物流产患者规范用药后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分析药物流产患者发生的副反应的发生率。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自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年龄18~45岁,临床确诊宫内妊娠,停经≦70天,因非意愿妊娠而来我站自愿要求采用药物终止妊娠,随访资料完整的健康妇女743例。

1.2用药方法:选用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米非司酮,每片25mg,早晚各1片,连服三天,第四天上午来我站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服药前后2小时禁食,凉开水送服,服后留站观察6—8小时。

1.3副反应的分类及计数:

从服米非司酮开始至服米索前列醇24小时、2周、6周分别进行随访,观察了解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计数,统计各种副反应的发生率。

副反应的分类及临床表现如下:

1.3.1疼痛:为服米索前列醇后出现的宫缩痛。

1.3.2胃肠道反应:以开始服药及服米索前列醇后24小时内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症状为胃肠道反应。

1.3.3乏力:指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后出现的全身疲乏不适症状。

1.3.4头痛、头晕:为服药及米索前列醇后出现的头部疼痛、眩晕,而血压未明显高于平时血压。

1.3.5发热:为服药及米索前列醇后出现的体温升高,一般体温在37.2—37.8℃之间。

1.3.6发痒:为过敏反应的一种表现,过敏反应表现为极少数人服药后出现皮肤瘙痒、潮红、手足发麻等症状,未处理持续数分钟自愈。

2.743例患者服药后副反应的分类计数及发生率

743例药物流产患者中,各类副反应发生率不同,疼痛81.8%为最高,胃肠道反应为39.8%,乏力占7.8%,头痛0.9%,头晕0.7%,发热0.5%,发痒0.4%。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每年约有8000万非意愿妊娠【1】发生,而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是终止非意愿妊娠的重要补救措施,因其具有对机体损伤轻,较负压吸宫术更为安全有效且简便恢复快。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随着此项技术的推广,服药后的这些副反应亦给很多患者带来顾虑,例如因不全流产而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宫内感染、急性盆腔炎、继发性不孕等,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在体内与孕酮竞争受体,引起蜕膜、绒毛变性、坏死,同时产生F2∝,提高子宫肌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并使宫颈成熟、软化、扩张,服米索前列醇后使子宫平滑肌收缩,排出绒毛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药物流产后出现的7种副反应,发现其中疼痛发生率最高占81.8%,因为米索前列醇使受米非司酮作用的子宫平滑肌收缩所致,其次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39.8%,为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抑制胃酸分泌和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所致。发痒为过敏反应表现,其一、发生率为0.4%是由于米索前列醇为外源性前列腺素,少数患者产生机体排斥反应。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还可以引起乏力、头痛、头晕、发热等副反应。终上所述,药物流产后的副反应是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所决定的。为了更安全有效地开展药物流产,留站观察和随访是必要的。用药前向患者交待清楚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强调随访的重要性,服米索前列醇需在站内服用,服后需留站观察6—8小时,可根据副反应的程度给予对症处理,减轻病人的痛苦,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有利于药物流产的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Reproductivehealthstrategy:toaccelerateprogressrowardstheattainmentofinternationaldevelopmentgoalsandtargets.Geneva:WHO/RHR,2004.

[2]董拉云,王建梅.药物流产的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2):1191.

[3]王素贞等。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进一步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