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师范专科学校涿州分校,河北涿州073750)
中图分类号:J61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131-01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基础上,以情带声,才能真正做到声情并茂,以情感人。可见,在声乐教学中,感染与教育学生的关键应该是歌曲的情感体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摒弃以技能、技巧为中心,忽视情感体验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声乐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体验;自主学习
最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声乐教学是一个多元的情感体验过程,其中既有教师作为先导的授业心态,又有爱生作为接受主体的学习思考;既有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心灵沟通,又有通过歌唱艺术实践的审美活动。在这一系列纵横交错的情感运转网络中,情感体验覆盖了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从价值意义上来讲,情感犹如声乐教学的灵魂,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体验是声乐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实践与日常音乐生活中,我们不乏有这样的经历:某班或某合唱队演唱,尽管音准、节奏十分准确无懈可击,但给人的总体感觉却是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引不起听者的情感共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想,原因固然不少,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即是没有很好的解决好唱歌中的感情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歌唱者缺少情感体验,或者至少可以说是情感体验比较肤浅,从而导致了艺术感染力的缺乏。我们说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与器乐曲相比,歌曲的情感除了以音乐的形式来表现以外,还通过文学语言(歌词)的形式来表现。因而它的情感色彩更加浓郁,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声乐教学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及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育学生的,假如我们仅仅强调音准、节奏等的技能训练与培养而忽视了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那么就缺少了课堂教学中多向的情感交流(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其结果必然是歌曲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得不到应有的挖掘与提升,所唱的歌曲也肯定是苍白无力,缺乏表现力的。著名音乐评论家李凌在《音乐美学漫笔》中就说过“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唱歌就是唱情,声音只是一个工具。”所以可以这样认为: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基础上,以情带声,才能真正做到声情并茂,以情感人。可见,在声乐教学中,感染与教育学生的关键应该是歌曲的情感体验。
二、情感体验来自于审美自如
既然情感体验是声乐教学中的首要任务,那么强化情感体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笔者以为,情感体验首先来自于对作品的审美感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组织教学:
1.录音、录像、多媒体等音响音像资料——因为这些由专业人员经过二度创作的作品,一般都较好的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歌曲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试、调性等音乐要素作出准确的心理反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范唱——教师的范唱是学生感知与了解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虽然老师的演唱水平一般不能与专业人员录制的音响相媲美,但由于范唱具有相当的直观性,学生会感到特别亲切,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当然老师对范唱也应有准确的认识,不能把它当作炫耀技巧的机会,或者不做精心准备草草了事。我们应该把范唱看作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次情感交流活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饱满的热情立足于以情感人。试想一个冷若冰霜的老师怎么能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怎么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3.歌词——歌词是作者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艺术结晶,它反映了作者生活态度以及丰富的情感,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立场、态度与爱憎。因此,组织学生反复吟诵歌词,除了能体会到歌曲的思想内涵以外,还会感悟到文学语言内在节奏和所特有的美感,对更好地把握作品、增强艺术表现力大有裨益。
4.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作者以及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每首歌曲都打有那个时代的烙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比如施光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就以极大热忱讴歌了改革开放以后,祖国大地一派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情景。如果我们对此知之甚少,那就可能弱化了情感体验,甚至发生情感体验的偏差。
三、情感体验来自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注重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其结果是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在不同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想,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课程标准》一改过去把音乐教学过程只视作手段的做法,而把“过程与方法”视为课程的目标。这预示着在歌唱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更多地自主参与歌曲的处理。实践证明这完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在反复朗读、体会歌词的基础上找出逻辑重音。2.根据掌握的音乐知识,对歌曲的分句作处理。比如:对不同旋律进行方向作不同处理。一般上行增强,下行减弱。3.高潮或者小高潮一般处理为渐强。4.音色:渐强伴随着音乐渐浓,渐弱伴随着音乐渐淡。5.通过速度(正常与非正)、力度(强与弱)的对比分析来处理歌曲,由师生共同评价优劣,作出选择。6.通过体态动作、身体造型或编排舞蹈等创作实践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能力。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摒弃长期形成的以技能、技巧为中心,而忽视情感体验的课堂教学模式,始终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声乐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充实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