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山东德州253000
摘要从教育的角度,数学课堂要留给学生的,正是黄克剑教授所倡导的生命化教育的三个层面:不仅有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还有更重要的是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是数学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也是生命化数学教育最好的注解。生命化,应该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数学课堂的核心价值取向。?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命化
一、基于平等和共享,营造生命化的课堂关系。?
生命需要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沟通、体验才能快乐成长。而师生关系的平等,师生、生生间资源(包括人的思想、情感、知识、能力等)的互动共享正是“快乐成长”的源泉。生命化理念下的“平等、共享”,要求师生彼此敞开心扉,沟通吸纳,平等互动。在“平等、共享”的课堂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承担的是“人格引领”和“学业指导”,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平等、共享的课堂里,师生同是课程资源的享用者和开发者,师生的和谐互动为快乐学习增添了羽翼。?
二、立足生活和经验,建构生命化的数学内容。?
数学教学内容作为学习的载体,应当涌动浓浓的生命气息,鲜活、明亮、打动人心。这是我们的期待。国家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有意义的,富于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找寻到生命化的韵味:生活化,现实的,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经验。也就是说生命化的数学学习内容,决不是等同于现成的教材内容,而是要在学生生活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实现数学的生活化和生活化的数学。这样的学习内容,走进了学生的生活视界,甚至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迎合了学生的期待,激活他们的兴趣和经验,引领学生完成具有真正意义的“学习自主建构”。?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在这里,课堂既是数学的,又是生活的。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展开小统计,不仅直击学生的现实世界,而且在这种亲切的数学活动中使学生学到统计知识和方法。这样的数学情境设计和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学生丰满个性和启发灵性的催化剂。?
三、尊重个性差异,培植生命化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生命化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所折射出的含义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需要摒弃“他律”背景下的说教,而是彰显“自律”意味上的生命体验。学习是一个凭借自已经验进行建构的过程,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和学习情感、价值观是有差异的,学生需要的是建构自己的数学,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去克隆、复制、模仿别人的数学学习。因此,从自己的现实建立起来的充满个性和活力的学习方式,可以说就是生命化的学习方式。我们说数学教育要成全孩子,首先要成全的就是要成全孩子的生命化学习方式。?
在这样的教学里,学生首先是按自己的喜好,接着是从自已的理解水平出发,选择摆放和归类的方式,教师并不随意作出定性评价,而是一一展示出来,再对学生加以指导。在这样的教学里,学生有直观的动手操作,也有理性的比较归类,有合作,也有自主探究,个性化的思维一一闪现,因此才有了多种的归类方法和摆放图形的方式,而这就是生命在思考、完善、寻求优化的过程。?
四、着眼成全和发展,推行生命化的教学评价。?
新的评价观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和变化。新的评价观关注每一个生命的整体性和生命在于运动发展的现实。这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开了处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重视激励的作用;保护孩子智慧的火花;给孩子思考、辨白、申诉的机会;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表扬、奖励办法;让孩子成为评价的主人——自评、互评;侧重定量评价转向侧重定性评价……?
作为课堂,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课堂的生成性,学生的知识、思想、情感、能力都在生成,都在发展变化,这正是体现数学课堂生命化的重要特征。数学老师应善于捕捉生成中的信息,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丰富课堂生活,成全学生知识学习的提升,成全孩子的全面发展。?
例如:二年级数学课平均分,请学生平均分八个磁铁,并说说分法。一位同学生首先站出来,一个一个分,两边各分出四个;接着另一位小朋友上台四个四个分,也是两边各分成四个;又有另一位同学两个两个分,也是完成了平均分。但偏有一位同学说还有不同方法,这时我并没有因为分法已经全部展示完成而简单的否定这位学生,而是请这位同学上台分分看,原来这位同学对平均分理解不到位,分成的两边不等同,一边3个,另一边5个。这位我没有表态,而是请全班同学帮助说明“这样的分法行不行”,等这位同学醒悟过来时,老师及时请这位摆错的同学采用“移多补少”办法,使之平均分。在这样的小环节里,既能体现教师的智慧,也能体现教师的包容心,我没有采取武断的办法,随意否定,而是抓住时机即保护了这位同学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又进行了知识巩固和拓展。这实质上是一种充满生命化的评价方式,是一种延缓式的,人文性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寻因、纠错的台阶,让学生自己完成了自我评价。??
叶澜教授说过: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培养优秀的人性和有质量的生命是我们教育的天职,而有质量的生命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充满灵性和智慧。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分支,生命化应该是我们的追求和期待,数学课堂生活作为一个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平台,应先溶入生命化的光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