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晏阳初中学250122
摘要:健康不仅仅指的是身体的舒适无病痛,还包括心理健康发展。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更要重视其心理健康。本文主要是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改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针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符合中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符合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公民的要求。
一、初中生的心理状况
1.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阶段,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育关注不足。青少年会受到各种负面情绪的困扰,其中一些严重的阻碍了初中生的心理教育发育。很多家长都抱怨学生不爱学习、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还有的学生容易感情用事,严重的影响了自身的学习生活,这些都是初中生心理不健康造成的。
2.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呈现多样化。初中生的自主意识大大加强,不愿意在人前表露出自己的缺陷。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导致很多不可预估的情况出现。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多样化,有的敏感自卑,有的学生则是忧郁,还有的学生自暴自弃。总之,现在初中生的心理存在许多的问题,教师要认真严肃的对待。
3.引发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现阶段引发初中心理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学校、社会等外界因素。例如,互联网上的内容良莠不齐,初中生自主分辨能力不足,很容易受到网络负面消息的影响。有的初中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家庭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一些特殊的家庭、离异家庭、单身家庭都会给孩子的心理发育带来影响,甚至会导致孩子出现孤独、自闭等心理障碍。更常见的是家长给予学生的压力太大,所以经常发生逆反的情况。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和学生对于初中生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在初中生心理健康干预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家庭和学校的配合不密切。家庭和学校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始终在影响着孩子,但家长对于初中学生的关心总是集中在学习方面,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不足。同时因为家长对于心理学的认识也不足,觉得学校可以教育好孩子,只是提供物质层面的需要。家长只是在意学生的成绩,对于其他方面不闻不问,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家长要和学校加强沟通交流,积极地配合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
2.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落后。现阶段,许多的初中学校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心理健康课程。常见的还是通过班会和德育课进行教育,内容都比较简单肤浅,很少会涉及学生的适应能力、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问题。初中生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关键阶段,学习压力过大、生活环境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学生心理的不适。这些情况都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但是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重视这些因素。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单调乏味。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但是多少还是会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只是讲解心理健康的理论性知识,并没有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价值。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中枯燥的理论知识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率也得不到保证。
三、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进措施
1.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学生心理。对于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之前,要充分地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形式来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及时的找到“病根”。现在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原因非常的复杂多样,会有明显的群体性、个体性的区别。针对普遍存在的群体性的心理问题,可以利用班会、小组讨论、游戏等方式进行干预。利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有效的解决很大一部分的问题。同时团体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集体之中,营造更加活泼团结的班级氛围。针对于个体的心理问题,就要和家长多沟通,结合测试、作文的形式对个体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学校要开辟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让学生可以随时寻找心理健康教师咨询。
2.加强隐形教育。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会是很多因素的叠加,除了一些客观的因素,还会有许多的隐形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的心理素质、家长的行为习惯。学校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运用家长教育经验交流会、家校互访等形式,让教师和家长更加地了解学生。教师引导家长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后续的生活中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和教师要通力协作,保证学生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肖力时立新胡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35)。
[2]颉春生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改进策略分析[J]新课程,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