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64排CT多期扫描对原发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关于64排CT多期扫描对原发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巫志勇

巫志勇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放射科北京门头沟102300

【摘要】目的:观察与探讨64排CT多期扫描对原发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原发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均使用64排CT多期扫描,分析所有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12例胰腺癌患者的病灶为低密度,边界不清晰,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4例,中度扩张6例,重度扩张2例,11例患者存在胰体和尾部的萎缩现象;10例壶腹癌患者的病灶为圆形的等密度结节,边缘较为规则,强化的程度处于胰头癌与胆总管癌之间,肝内、外胆管中度扩张4例,重度扩张6例,“双管征”显示率高达100%;8例胆总管癌患者的病灶为等密度,强化的程度最为明显,比较局限,边界比较清晰,肝内、外胆管中度扩张4例,重度扩张4例.结论:使用64排CT多期扫描诊断原发的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具有重要价值.【关键词】64排CT;多期扫描;原发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44-02

原发的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在临床的治疗中比较常见,主要包括胰头癌、壶腹癌和胆总管癌,一般患者的病灶较小时即可导致胆管的扩张,患者黄疸的症状出现比较早,患者来院就诊时一般病灶比较小,而且,胰头癌、壶腹癌和胆总管癌三者的解剖结构关系比较密切,对其进行临床的鉴别诊断时比较困难[1-2].本文针对64排CT多期扫描对原发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进行相关的研究及探讨,所研究的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将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30例原发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男性有20例,女性有10例,患者的年龄为37~86岁,平均年龄为(63.3±1.5)岁,其中,存在胰头癌的患者有12例,存在壶腹癌的患者有10例,存在胆总管癌的患者有8例.1.2方法对所有患者实施64排CT增强扫描,利用Vitrea工作站进行后处理,扫描的范围为从患者膈顶到盆腔,常规的层厚为5mm,层距为5mm,螺距为1.0,使用0.67mm的层厚,0.33mm间隔的薄层对图像进行重建,于Vitrea工作站上,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图像,增强扫描时所使用的对比剂是非离子型的(300mgI/mL),使用高压注射器从患者的肘静脉注射75~90mL对比剂,注射的速率为2.5~3.0mL/s,扫描时间为动脉期:注药后的30s,静脉期:注药后的55s,扫描得到的64排CT多期扫描图像由我院存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影像诊断相关医师实施评价.分析30例原发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扫描结果.

1.3统计学处理本次试验研究中的数据结果全部应用统计学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按照t检验的方式实施相关的检验,并应用χ2检验的方法对于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检查,若数据之间检验值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方面的研究价值.2结果12例胰头癌患者中,64排CT扫描图像均可见患者的胰头出现增大的现象,患者病灶平扫的密度比胰腺实质低,动脉期及静脉期均出现轻度的强化情况,边界较为不清晰.患者的肝内、外胆管出现成比例的扩张情况,且其扩张的程度和患者的病程、病灶位置和大小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重度的扩张,有6例患者出现中度的扩张,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的扩张.12例胰头癌患者均显示胰管有扩张,有11例患者同时合并存在胰体、尾部的萎缩症状,

有10例患者出现扩张的胆总管环影显示为圆形后突然消失.10例壶腹癌患者中,病灶都位于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部位,显示为圆形的等密度结节情况,边缘较为规则,出现明显的强化现象,强化程度要比胰头癌患者更高,但低于胆总管癌患者,动脉期和静脉期病灶都出现较为显著的强化现象.患者的肝内、外胆管出现成比例的扩张现象,扩张的程度要比胰头癌患者与胆总管癌患者更显著,其中,有8例患者不存在胰头的增大症状,有2例患者侵及到胰头且出现胰头的轻度增大症状.患者的肝内、外胆管出现成比例的扩张现象,其中,有6例患者出现重度的扩张,有4例患者出现中度的扩张.有4例患者出现“双环征”现象,而10例患者均存在“双管征”现象,“双管征”显示率高达100%,有2个环影的距离比较近,患者扩张的胆总管环影显示圆形后来又突然的消失.8例胆总管癌患者中,病灶都比较的局限,边界也比较的清晰,平扫显示等密度,出现明显的强化现象,强化的程度要比胰头癌患者明显,比壶腹癌患者稍高.延迟扫描结节为高密度.患者的病变处于胰腺段部位,其上下径比较长.梗阻近端的胆总管壁出现偏环形增厚现象.患者的肝内、外胆管出现成比例的扩张症状,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重度的扩张,有4例患者出现中度的扩张.胆总管癌患者所扩张的胆总管环影显示为大圆形后来又不规则形最后中断.表130例原发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分析

3讨论原发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病因常常比较的复杂,患者的发病较为隐袭,多数患者没有出现特征性的症状表现,常存在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对原发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3].64排CT的多期扫描对于原发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诊断及鉴别存在重要的作用,可以得到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可以使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获得患者的立体扩张的胆管系统的三维重建图像,对多数的肝外胆道梗阻性的病变进行定性的临床诊断,对患者的临床诊断、鉴别效果较为明显[4-5].

本研究中,胰腺癌患者中,病灶是低密度的,边界比较的不清晰,患者的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和病灶的位置、大小及病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多数患者存在胰体和尾部的萎缩现象;胆总管癌患者中,病灶是等密度的,强化的程度要高于胰腺癌患者和壶腹癌患者,比较的局限,边界比较的清晰,梗阻近端的胆总管壁出现偏环形的增厚现象,患者多为肝内、外胆管的中度扩张及重度扩张;壶腹癌患者中,病灶是圆形的等密度结节,边缘比较的规则,病灶强化的程度高于胰头癌而又低于胆总管癌,肝内、外胆管也多为中度扩张和重度扩张,所有患者均显示为“双管征”.可以看出,对原发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患者利用64排CT多期扫描诊断的效果较好,存在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可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1]温苑章,宋越,彭广福等.术前减黄对6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09(10):142-144.[2]陈冠定,孙银鸿,陈润子等.超声检查低位梗阻性黄疸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2,18(07):557-558.[3]杨光,何东风,杨奕等.单通道双国产胆道支架在恶性高位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4,21(06):508-513.[4]戴社教,李红,王深皓等.超声结合X线引导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12):1933-1935.[5]高永忠,金唐林,饶雷平等.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对比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27(0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