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对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在偏瘫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90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患肢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偏瘫患儿开展强制性运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
关键词:诱导运动疗法;偏瘫;肢体功能
脑性偏瘫型脑瘫、颅脑外伤性偏瘫患儿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合理,会导致患侧上肢感觉、运动等方面功能障碍,给上肢运动机能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强制性运动疗法是新兴的康复治疗方法,是对患侧肢体强制反复使用,对健侧肢体予以限制,该方法可有效促进正常运动模式建立,提高肢体的实用性、灵活性,改善患者的信心与耐力,促进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1]。我院近年来对偏瘫儿童开展强制性运动疗法,取得确切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月期间共收治90例偏瘫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5例患儿,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为2.5~5岁,平均年龄为(3.3±1.2)岁。观察组45例患儿,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为3.0~5岁,平均年龄为(3.6±0.9)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关节活动、学习训练,电疗、针灸、高压氧及悬吊运动治疗等,不限制健侧肢体使用,1天4小时,一周5天。
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强制性诱导治疗,参考林茂恩与林日武的治疗方法进行强制性诱导治疗[2]:限制健肢使用,对患侧肢体进行强化、集中、重复训练,一天4h,一周5d,持续8周。在患儿90%清醒时间采用手夹板限制治疗,仅在睡觉、洗浴、上厕所及可能会影响安全和平衡的活动时间将强制解除,持续8周。
1.3观察指标
①以FineMotorFunctionMeasure(FMFM)量表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上肢功能进行评分[3];②以Brunnstrom偏瘫手功能评价法与上田敏偏瘫上肢功能评价法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患肢功能进行对比评价[4]。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肢功能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患肢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是在日常生活环境或康复治疗过程中对脑损伤患肢的健侧肢体进行限制,并对患侧上肢进行强制性反复练习,该疗法是基于习得性废用理论。脑皮层内为刺激与脑磁成像研究指出[5],强制性运动的疗效同皮层重组有密切关系,通过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能够有效促进患侧上肢使用,从而增加大脑皮层代表区域使用,患肢的大脑皮层代表区特征及大小与该区域的使用强度有密切关系。该方法是新型的康复治疗方法,在慢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当中取得确切效果,对于偏瘫儿童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尚在探索阶段。
在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之后,上运动神经元会损伤,抑制大脑皮层,导致一侧肢体失去神经支配,出现运动模式异常。在初期,患儿经多次尝试患肢完成运动失败后,会改用健侧肢体进行。即便在以后患肢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因为已习得固有习惯,导致不愿意使用患肢,从而掩盖、限制了患肢潜在的活动运动能力。
强制性运动疗法是通过限制健侧上肢使用,诱导患儿反复使用患肢,促进患肢再运动、再学习的过程。该方法的人力投入较少,能够在游戏、生活环境中反复使用,如果持续4周及以上,疗效较为确切。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患肢功能明显优于未使用的对照组(P<0.05),也证明了上述观点。
总而言之,对片瘫痪儿开展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侧上肢功能,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疗效较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婕,吴卫红.改良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在偏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8):745-747
[2]何金华,张惠佳,王益梅,等.针刺配合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9):864-866
[3]倪钰飞,陈建华,李强.强制性诱导运动治疗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疗效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5):472-474
[4]刘璐,李庆雯,黄力平.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在脑瘫患儿上肢康复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2):184-188
[5]张玲,张惠佳,黄凤舞,等.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臂丛神经损伤治疗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1(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