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乐”作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学”海无涯“乐”作舟

王瑶

王瑶四川省广元市零八一中学628000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2-129-02

教学目标与方法简述:

数学广角(重复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数学中一种最基本的思想——集合思想。其实,学生在以前就已经有了一些运用集合思想的雏形,如:在数数时圈一圈,角的分类等等。基于以上认识,我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交集的含义;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演示,体验利用韦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生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改创了已有的教材资源,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创设了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探讨、交流运用、内炼升华,使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其内心世界始终处于“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学习过程。

为了体现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我预设了以下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吗?我这个故事是只给动脑筋和聪明的孩子听的,因为它需要你们来解决老师心中的一个困惑。

(电脑出示: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游玩剑门关,一共只买了3张票,你知道为什么吗?)

师:为什么不是4人?问题出在哪儿呢?(中年人,因为他即是老年人的儿子又是小孩的爸爸,板书:即…又…)。这个爸爸在这里就重复了(板书:重复)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广角,一起来探讨生活中的重复问题(板书:数学广角)。

(二)设问质疑,探究新知

1.播放影片,引发冲突

师:刚才,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了一个难题,你们真聪明,聪明的孩子往往要接受奖励,而我的奖励品是两个电影,请欣赏?(课件播放影片:西游记和奥特曼主题曲)。在这两个影片中有两个大家非常喜欢的人物(出示图片:孙悟空和奥特曼),你喜欢哪个人物?

学生活动:调查几个同学,并在自己喜欢的人物下面贴上自己的名片,如果两个都喜欢请两边都贴上名片。通过调查发现:有3人喜欢孙悟空,有4人喜欢奥特曼,其中有1人两个都喜欢。

(当学生完成后)师:同学们,今天在这么多老师的面前,这些同学都勇敢地向大家表露自己的心声,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他们的这种勇敢精神表示鼓励,科学真理的探索需要的就是这种勇敢。请贴名片的7位同学到前面来接受大家的鼓励。

(实际只有6个人。这里就引发了冲突,多留一些思维激烈冲突的时间)

2.呼啦圈游戏,引出集合圈

师:看来说服一个人不容易,得用事实说话,(出示呼啦圈)

学生活动:请喜欢孙悟空的同学站到这个呼啦圈,请喜欢奥特曼的同学站到另一个呼啦圈,通过站呼啦圈游戏学生发现两个任务都喜欢的那个学生要跑来跑去。

师:同学们,做事要动脑筋,要诚实,你们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使这个同学不再跑来跑去?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探讨出两个呼啦圈必须交叉一部分,让两样都喜欢的同学站进去,从而得出集合圈)

3.结合集合圈,讲解算式

师:(指着中间的同学)你为什么站在中间?(让学生用“既…又…”来表述自己的位置),现在数一数有多少人?(6人)

师:那算式怎么列?(3+4-1=6)减1减去的是谁?

(让学生明白减去的不是一个小朋友,而是减去的是重复算的一次,因为这中间有一个关系——他在喜欢这两个人物中发生了重复)

师:现在,我们要感谢这几位同学,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重复问题;同时我们还应感谢这个呼啦圈,没有它我们的意见达不到一致,没有它我们不能心与心的沟通共同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由呼啦圈组成的美丽图案

(讲解呼啦圈,并把呼啦圈移到黑板上形成集合,标注上各集合圈的名称,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名片贴在相应的集合圈里。)

4.结合集合圈,理解各部分的含义

师:你们知道吗,这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韦恩在19世纪的时候发明,后来就把这样的图叫韦恩图。刚才同学们也像数学家们一样,把这个图创造出来了,真了不起!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各部分表示的具体含义。

A、采访放在中间的天下,你为什么放中间?用哪个关联词?

B、再分别采访两边的同学,你为什么放这里?(引导学生用“只”完整的表述清楚,在让其他的同学也用这几个关联词说一说。)

(三)实践应用,拓展新知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高兴,相信大家有不少的收获。你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吗?试试看。

1.出示动物界的秘密。(练习二十四第一题)

2.课件出示:兴趣班的故事

(1)在一个音乐兴趣小组中,有男生10人,女生15人,一共有多少人?有没有重复?(在生活中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用今天的“重复”知识来解决,而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某小组参加兴趣班。参加奥数班的有13人,参加写作班的有6人。这个组最少有多少名学生?

3.社会小调查:我们班的爸爸们。

(四)总结回顾,升华情感

师:一节课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在数学知识中并不是只有简单的加、减、乘、除的计算,还有一些语文中的关联词——(配合手势,让学生进行回顾新知)

师:在这最后一点时间里,我想采访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给大家说说?

(通过谈感想,对本课的情感目标加以升华)

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重复》一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分类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整堂课层次清晰、目标明确、学生参与性好、积极性高,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情境创设新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观看熟悉的影片《西游记》和《奥特曼》,让学生在两个主人公“孙悟空”和“奥特曼”中,“你喜欢谁?”作为本课的切入点,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收集数据。体现了“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和“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课标理念。

2.引发冲突,在探究活动中实现师生多元发展。

能否让学生持续性、多元化的发展,是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在这节课中,我以“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使这个同学不再跑来跑去?”和“3加4在本节课中为什么不等于7”等一系列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用呼啦圈来分一分、圈一圈,从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突破了“如何形成集合圈”这一教学重难点,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不同意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数学思维、数学语言、数学素养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

3.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促使情感目标的达成。

在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相对较难达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始终把情感目标贯穿在本节课的始终,特别是在练习设计中,实现了学生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感受数学、热爱数学和享受数学,从而使得所有学生在灵动的数学课堂中“学”海无涯“乐”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