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冰陆瑶(滁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滁州239000)
【中图分类号】R15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6-0368-02
【摘要】废弃食用油是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能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虽然在国外同样有餐厨垃圾,但是却很少有地沟油问题出现。本文通过国外如何管理和利用餐厨垃圾中的废弃食用油,来为国内怎样更好得合理利用废弃食用油提供参考。
【关键词】废弃食用油餐厨垃圾合理利用
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50万吨左右。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对潲水油、煎炸油、地沟油等废弃食用油脂进行鉴别和检测方法的研究,截至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种理想的检测和鉴别地沟油的手段。医学研究的成果显示,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这些废弃食用油中的重金属、毒素(如丙烯醛)严重超标,过氧化值高于0.4%远远超过国家标准0.15%,长期摄入会使细胞功能衰竭,诱发多种疾病,甚至致癌[1]。如何合理得管理和利用这些废弃食用油成了人们生活中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以上说到的废弃食用油是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能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包括油脂使用后产生的不可再食用的油脂,餐饮业废弃食用油脂,以及含油脂废水经油水分离器或者隔油池分离后产生的不可再食用的油脂,因来源不同俗称潲水油、煎炸油、地沟油等。2002年国家卫生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中明确指出不得将废弃油脂加工后再作为食用油脂使用或者销售[2]。但是,近几年来的情况看,在餐厨垃圾的处理上,我国长期处在“无政府”状态,这就给某些不法商贩提供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灰色产业”空间。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加大了对地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国际上主要使用已出现了许多利用各种废弃食用油制取生物柴油的工艺技术,而采用酯交换法因其工艺简单、费用低、产品性质稳定等特点成为当今世界该行业的主流工艺[3]。从2002到2005年短短三、四年间,中国的生物柴油产量已迅速增加到6万吨。在技术上,我国在用隔油池垃圾为主的高凝点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以及用野生树木种子生产生物柴油等方面已经具备系统创新的优势,但是生物柴油原料的收集问题,尤其是地沟油的处理仍阻碍着产业的发展。
虽然在国外同样有餐厨垃圾,但是却很少有地沟油问题出现,即使出现也得到了很好的处理,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国人对如何合理管理和利用废弃食用油脂这一问题的思考。
下面介绍国外是如何处理餐厨垃圾中的废弃食用油,以此来借鉴才能更好的解决中国的地沟油问题。
1日本:废弃食用油变身汽车燃料
日本百姓爱吃各种煎炸食物,因此也带来不少地沟油。但日本生活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并不见关于地沟油的报道。实际上,上世纪60年代,日本的地沟油问题曾一度非常严重。日本政府严格执法和立法,再加上合理得利用废弃食用油,使得地沟油问题迅速消失在历史中。
目前,欧洲和北美主要以植物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4,5],而日本则通过回收废弃食用油脂来制备生物柴油[6]。日本东京都经营废油回收业务的染谷武男利用油炸食品后的废食用油,进行精加工,制取出了柴油机燃料,可供汽车使用。这不仅使汽车获得了一种新能源,而且还能保护环境免受废弃食用油的污染。染谷武男用废食用油提取汽车燃油的方法,是在废食用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甲醇和催化剂,使它们发生化学反应,然后再分离出丙三醇成份。这种再生汽车燃油,其发热量和点火性能均与轻油大体相同,每升可使卡车行驶7公里[7]。目前,在日本各个城市,生物燃料被普遍使用于垃圾车、公共汽车等。而现在,在日本从事生物燃料加工的企业增至千家以上。
生物燃料在日本的售价略低于普通汽油,而且100%使用生物燃料的汽车又可避免上缴汽油交易税。同时,生物燃料产生的污染物质大大减少。
可见,日本利用回收来的地沟油主要是用来生产生物柴油,既解决了地沟油的问题,也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真是一箭双雕。
2美国:餐厨垃圾管理严格
美国联邦政府对于餐厨垃圾没有强制回收利用的规定,但是各州各自有对于餐厨垃圾的规定。美国2001年的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为2.29亿吨,餐厨垃圾总量为2620万吨,占其生活垃圾总量的11.4%。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为回收、堆肥、焚烧、填埋,2002年处理率分别占22.4%、7.2%、14.7%、55.7%。由于美国采用的是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其收费标准是以家庭垃圾的产生量为基准,家庭产生的垃圾多,收费就相应高。所以以堆肥方式处理餐厨垃圾及庭院垃圾在美国的家庭非常普及。在美国用堆肥方式处理餐厨垃圾一般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主要在监狱、学校等垃圾集中收集的地方[8]。
除了对废油采取集中处理的方式,在美国,许多州就餐厨废油收集产业制定严格规定。佐治亚州2004年通过法律,规定废油搬运工必须在佐治亚州环境保护部门或是当地主管机构登记。该法案要求,运输废油的卡车必须每年由注册所在地的同一机关审查和颁发许可证,注册许可证在州内有效,目前只有当地政府有权颁发。该法案授予某些设施收集废弃油脂的权利,要求废油搬运工保存为期30天的能证明废油处理完全依法的清单。每辆运输废油的卡车也都必须有这些清单。违反规定可能导致不超过2500美元的民事处罚,由地方法院监督执行。在马塞诸塞州,2009年9月,BigY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因超市食用油泄漏后未及时清理污染马路被罚款11068美元。
3意大利:密封保存废油
在意大利,家用烹调油的消费约占新油销售额的60%。由于城市或乡村住宅模式,所以废油先在家庭里用小容器放置,然后倒进面积较大的住宅区或是公共场所的容器里。废油的收集配合地方政府废物收集回收项目,由于普通公民的积极参与,收集的量大大增加。同时,意大利还很重视培养青少年收集废油的意识,会在学校推广展示废油如何转化为生物柴油[9]。
4英国:废油禁入小水道
苏格兰环保局规定,对于商业或是工业废油的处理办法有三种:将锅或是别的容器上的油脂倒入除油器中;由政府认可的公司负责收集;将油倾倒在政府提供的设施里面。无论数量多少,不允许将餐厨废弃油、油脂和脂肪倒入水槽。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处规定,从2004年的10月31日起,餐饮场所烹调废油不再用做动物饲料,食品生产用油和未使用过的烹调油可以继续用作动物饲料。任何人如果用餐饮场所烹调废油喂食动物将视为违法。餐饮废油由官方认可的公司收集,之后或者提供给生物柴油生产商,或是倒入焚化炉用于发电[10]。
目前国内也出现利用废弃食用油成产生物柴油[11]、洗衣粉[12]等技术,正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美籍华裔硕士张志毅发明一种油脂固体分离捕获机,利用物理原理可将废水中的油脂、残渣分离出来,回收的废油脂经无害化处理,加工成硬脂酸、甘油等用途广泛、市场畅销的工业材料,残渣则经过酶化处理制成有机肥,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产业链,从源头上堵住废油脂回收流通的“黑”路子[13]。
总之,由于这些废弃食用油也是源源不断得产生,治本还是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怎样合理利用废弃食用油,只有合理地利用这些饮食消费留下来的废弃食用油才能彻底得清除我们餐桌上的一大隐患。
参考文献
[1]卢晓苏.地沟油管理渐入正轨[J].福建质量管理.2007,(8):37-39.
[2]毛新武,贾煦,胡国媛.潲水油等废弃食用油脂检测指标的建立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2):258-260.
[3]Y.Zhang,M.A.Dubé,D.D.McLean.Biodieselproductionfromwastecookingoil:1.Processdesignandtechnologicalassessment[J].BioresourceTechnology.89(2003):1-16.
[4]Krawczyk.T.Biodiesel-Alternative.Fuemakes.Inroads.but.hurdles.Remain[J]INFORM,1996,(7):801-829.
[5]CvengrosJandCvengrosovaZ.QualityControlofRapeseedOilMethyEstersbyDeterminationAcylConversion[J].JAmOilChemSoc,1994,(71):1394-1352.
[6]ShimadaY,WatanabeY,SamukawaT,etal.ConversionofVegetableOiltoBiodieselUsingImmobilizedCandidaAntarcticaLipase[J].JAOCS,1999,(76):789-793.
[7]国外废弃物利用新途径[J].中国物资再生,1999(04):29-30.
[8]U.S.EPA.MunicipalSolidWasteinTheUnitedStates:2001FactsandFigures,OfficeofSolidWasteandEmergencyResponse[R].2003.
[9]食用油监管.外国有啥招[J].质量探索,2010(04):14-15.
[10]借鉴外国经验.让“地沟油”远离餐桌回归正途[N].中国食品报,2010.3.31,006:1-2.
[11]钟鸣.磷酸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自然科学版2008,21(4):570-572
[12]梁芳慧,尹平河,赵玲,等.地沟油生产无磷洗衣粉的研究[J].广东化工,2005,9:5-8.
[13]焦云鹏.地沟油鉴别和检测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08,24(4):378-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