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关于高校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

高乐

高乐(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A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大业的成败。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关系到自身能否健康成长,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健康的心理。然而,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据中国心理学会调查,当年在校大学生约有四分之一存在着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挫折的现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因此,大学生罹患各种严重躯体疾病的的确不多。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群体,情况大不一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等根据北京15所大学本科生的调查结果,10年间,大学生中因心理障碍休、退学的人数及占休、退学总人数的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有一部分不得不因此中止学业、休学或退学。这部分人占在校大学生的2‰左右。研究表明,患心理障碍的学生有明显的年级、专业差异。大二、大三学生心理状况最差,因心理障碍休、退学的人数也较多,大一次之,大四最少。而且从所学专业情况来看,凡所学专业的学习和竞争压力越大,发生心理障碍的人数就越多。

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一)学习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学习任务重而紧,学习内容深而广,部分学生不适应这种学习生活。浙江大学教师曾对该校文、理、工科419名大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40.5%的学生对大学学习“不太适应”,有10.2%的学生“很不适应”,两项合计超过一半人数。这些同学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学习方法不对路,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低,成绩不理想,补考、重修在所难免。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成绩不好,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紧张、焦急、忧虑等,有的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据某大学对本校1000名学生学习成绩的调查,一学年因学习成绩太差而留级、自费试读、重修的学生占10%左右,苦读四年拿不到学士学位的占30%左右。

(二)性心理问题。由于当代大学生在中学时代普遍没有接受必要的性教育,对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道德、性法制等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封建文化传统和现代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击下,他们对性有时感到好奇、冲动,有时感到迷茫、困惑,以至不能正确对待性欲、异性交往、爱情等有关性问题,有的人甚至因失恋而走上自杀或犯罪道路。

(三)环境适应问题。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学校环境的变迁。多数学生首次离开家门,离开长期依赖的父母、亲人、朋友和熟悉的环境,意味着今后将开始独立生活,对众多的问题要自己拿主意,自己设法解决。所有这些都会给每个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应激。当这种应激超过限度时,就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环境适应更加困难,以及焦虑不安、精神衰弱,甚至出现擅自离校出走等冲动行为。二是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许多大学生入学前是班级中学习的尖子,深受老师、家长的宠爱和同学们尊重,自我感觉好、信心足。但在人才济济的大学中,其原有的拔尖地位可能会发生变化,可能不再是三好生了。假如对此现实不能正确地面对,就会造成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自信心降低,自卑感增强,甚至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攻击行为。大学有别于中学,大学以自学为主,中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大学期间如仍沿用已不适用的中学学习方法,势必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并使心理承受较大压力,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映,反过来又会严重影响其自信心,带来苦恼、自我否认等心理问题。三是生活习惯的变化。南北方学生倒位就学等,带来饮食上的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适应,这也会造成部分学生的环境应激。如果不能在短期内顺利适应,势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睡眠,进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人际交往问题。它指大学生不能顺利地与周围的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孤独、空虚、失落的心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大都孤独,缺乏人际交往。这些人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敢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自我封闭,在他人心目中形成某种不好看法,从而丧失交际能力。二是嫉妒心理。从自私心理出发,羡慕超过自己的人,再从羡慕转向憎恨心理,表现为对他人的挑剔,甚至造谣、诬陷、打击他人,以求自己心理平衡和满足,导致人际关系的扭曲。三是恐惧心理。在与人面对面交往时,有的人举止拘谨,面红耳赤,手足发抖,出汗恶心,产生莫名其妙的紧张和恐惧反应。他们害怕与人交往,而一与人交往上述症状就会出现。

二、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集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心理咨询,建立心理档案,有真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对于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求助者提高对待自身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能力,可以促进人格的重建和发展。在高校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通过门诊、书信,在报刊杂志、黑板报上开辟专栏,现场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等形式,加强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窗户,渲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之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一切宣传工具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自立、自强、增进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建立心理档案,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档案是学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每年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普查,通过观察、谈话、问卷、心理测验和实验等方法,对学生的个体心理进行测量,建立学生个体心理档案,对筛选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提供心理辅导。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功能。所以在教学的情境中,要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有身心健康的学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设立适当的志趣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强弱确定学生目标的高低。其次,要引导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专心于学业。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多提供运用思考自己发现的学习材料;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多给些进行记忆从事模仿的学习材料。这样,全班学生都会对学习产生自发的兴趣,激发学生上进心。

(二)强化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理想是人的奋斗目标、精神支柱。而精神支柱能使人养成良好的健康心理。一个人有了远大理想,人的热情和积极性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成为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的内驱力。一个人如果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能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社会、人生和世界上的事事物物,同时也能心胸开阔,保持乐观主义精神,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从而防止心理障碍问题的发生,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

(三)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良好的性格与品质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要想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心理品质.消除妨碍人际交往的不良品质和性格。要学会宽容、豁达、诚信,要做到语言美。俗话说: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重于剑戟。只有这样,才能密切同学关系,增进同学团结,促进身心健康。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校园文化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所特有的思想教育功能、价值导向功能、人格塑造功能、智力开发功能和身心调节功能,决定了它在满足学生文化需求、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培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载体,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增进交往与友谊,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提高自信心,提高环境适应能力,调整心态,明确生活的目的、意义和人生价值。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作用,促进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稳定的心理态势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