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阜平县水利局河北073200
摘要:目前,因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农业用水耗费量巨大,所以解决用水供需矛盾,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是十分有必要的。最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节水灌溉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既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又从根本上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过节水灌溉所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存在许多问题。在文章中,笔者将以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现状为根本,分析并探讨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及相关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推动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农业;节水灌溉;发展
一、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现状
我国农业一方面严重缺水,另一方面用水浪费却十分惊人。我国水资源总量仅占世界的6%,人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农业用水量约3600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量的四分之三。目前,全国农田灌溉面积9.25亿亩,其中节水灌溉4.38亿亩,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7亩,灌溉用水缺口300多亿立方米。但农业用水有一半左右在输送过程中损失掉,进入田间的水又有一半采取大水漫灌而渗漏、蒸发损失,真正被有效利用的水只占用水量的不足40%。由于水资源利用率低,每年全国农田受旱灾面积达40%以上,成灾面积1.5-2.5亿亩,损失粮食300亿公斤,经济损失数千亿元。而发达国家由于采取多种先进节水灌溉措施,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高达80%以上。专家指出,如果我国能把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由现在的40%提高到80%以上,则可大大缓解农业缺水状况,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最近几年,我国科技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各种节水灌溉技术、机械化设施、理论研究与实践,使我们对灌溉有了新的认识。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曾德超指出,作物生长活动根区深度,在不同的生长期是不同的,而作物吸水量的70%来自活动根区的上半层。也就是说,在灌溉过程中,只要作物活动根区的上半层有能满足生长需要的水分,就可以保证作物高产,这就是节水灌溉的理论基础。
二、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
1.在输水过程中节水
尽最大努力在输水期间减少水资源浪费是目前农业节水灌溉的主要发展思路。以往的灌溉方式主要是在沟渠的作用下把河水引入到农田中,在这一过程中,有部分水资源直接渗入到了地下,还有一部分水资源在运输期间直接蒸发掉,该灌溉方式使得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十分低,所以减少并避免在运输期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是最为直接的节水灌溉思路。在该思路的引导下,我国发展了许多节水灌溉方式,比较常见的有喷灌、微灌及低压管道灌溉等。其中,喷灌主要是通过管道把水直接输送到田地中,再运用喷水的相关设备把水均匀的洒在农田内。该灌溉方式的优点是运用管道进行输水没有输水损失,喷洒的均匀度较好,也没有地面蒸发的损失,所以这种方式比较适用在地面不平整以及地面渗水性较大的农田。微灌和喷灌相比更加精致,它不但没有输水损失,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只灌溉一部分土壤,不过这种灌溉方式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较高,比较适合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对农作物的灌溉。低压管道灌溉方式主要是运用低压软管输水进行灌溉,这种灌溉方式较上述两种灌溉方式的节水性较差,不过它比较适合较大面积的灌溉,特别是山东等一些缺水的地区,它比原始的土渠灌溉节电41.3%,水资源利用率可高达97%以上,并且这种灌溉方式需要投入的成本较低。减少输水期间水资源的浪费是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整体上看该节水思路较为简单且直接,但却是我国节水灌溉的最主要方式。
2.重视节水技术研究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节水技术大部分都是从国外所引进的,再经过改进和消化,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并相对配套的技术体系。但与其他国家的技术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技术、节水工程技术与措施、节水农业技术、节水管理技术等综合技术体系进行探究,从根本上有效运用这一技术体系,因地制宜地对农业开展节水灌溉,这是农业节水灌溉的第二个发展思路。
3.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制度
适时、及时总结节水灌溉实践经验,创新节水灌溉管理模式,探索适宜的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理顺好政府、灌溉管理单位和农民的责、权、利的关系,重点突出农民的利益,促进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制订和落实贴息贷款、低息贷款、延长还贷时间等鼓励发展节水灌溉的各项优惠政策,从政策上对农业节水实行倾斜,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增加他们对节水灌溉的投入,真正让农民买得起、用得上,从而解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
4.根据需求进行节水
每一种作物的需水量都不一样,同样的作物在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要的用水量也各不相同,按照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科学合理的调解灌溉方式,是目前一种新的节水灌溉思路。下面笔者将以水稻为例,分析它在各个生长阶段所采用的不同的灌溉方式的水分蒸发和渗漏情况。水稻在每一个生长阶段所需要的用水量是不同的,在黄熟期所需要的用水量最少,在分蘖期所需要的用水量最多,在过了这一时期时其用水量将逐渐减少。如果从始至终都用浅水灌溉一定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但如果按照水稻的各个生长期的用水需求对其加以控制灌溉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事实上,在对水稻进行控制灌溉时,水稻的蒸发量与渗透量要比正常的浅水灌溉小。我们都知道,水稻的分蘖期需水量是最大的,在浅水灌溉条件下的渗透量能够达到160mm,同时期控制灌溉的渗漏量不到100mm,节约了近60mm的水量浪费,在这一时期浅水灌溉的水蒸发量达到了120mm,而在控制灌溉条件下水蒸发量不到80mm,可节约水量40mm,这两者加在一起,在水稻用水最多的阶段,控制灌溉要比浅水灌溉节水约100mm。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每一种作物在各个生长阶段所需要的用水量都各不相同,如果所有生长阶段都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灌溉,那么就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如果按照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对其进行控制灌溉,就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从而也就能够使农业节水灌溉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树林,龙显静,陈功.我国人工草地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草业与畜牧.2014(04).
[2]景秀眉,范铮,陈杰.基层农业节水灌溉推广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