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疾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疾病的护理体会

佟娜

佟娜(河北省涿州市医院心内科072750)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5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下降、尿量增加。结论:对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少,积极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则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术;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884-02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是一种机械辅助循环的方法之一,是通过穿刺股动脉将一球囊导管放置在胸主动脉,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气以增加冠状动脉的灌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以辅助功能衰竭的心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左心室功能[1],应用于心源性休克、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危病人的冠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发心源性休克,住院病死率在80%以上,这种技术已在心源性休克时得到广泛应用,病死率有所下降[2]。我院自2000年起应用IABP,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44~78岁,急性心广泛前壁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8例、伴心源性休克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三支病变5例,其中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顽固性室速、室颤、心源性休克,经30多次除颤及心肺复苏,行急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后实施IABP治疗,康复出院。

1.2方法:在无菌操作下,选用股动脉穿刺,均在X线定位下插入气囊导管,球囊置于左锁骨下动脉2cm~3cm的降主动脉内,连接主动脉球囊反搏机。开始以1∶1的心电或压力触发模式进行反搏,然后逐渐过渡到1∶2,1∶3并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或有血小板减少、股动脉血栓时停用IABP。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行显著性检验。

2结果

15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康复出院,无一例发生血栓栓塞、气囊破裂等并发症,无一例死亡。使用IABP后血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改善,尿量增加、心率下降(均P<0.05)。

3护理

3.1保持正确体位应用IABP时病人应绝对卧床,取平卧位,穿刺侧下肢伸直,避免弯曲,导管用宽胶布沿大腿纵向固定,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或药物镇静,可选当抬高床头不超过30°。传感器的位置必须与患者的腋中线水平(即右心房水平),翻身时幅度不宜过大,下肢与躯体成一直线,避免术肢弯曲,注意气囊、导管是否移位[3]。

3.2严密监测

3.2.1监测反搏压、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反搏期间舒张压应高于收缩压10~20mmHg,同时根据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尿量及中心静脉压监测结果来决定输液量及多巴胺用量,检测生化指标。反搏压变化影响IABP患者血液动力学的效果,由此反搏压低于收缩压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查找原因,调整至有效范围,常见因素有气囊在鞘管内未打开,气囊、导管位置过低,气囊打折、囊内充气不足,囊内壁被坚硬的血管内钙化物刺破及气囊充气时间不当。

3.2.2监测心电图IABP最有效的心律是窦性心律,心率80~110次/分,IABP反搏效果有赖于QRS波的波幅(R波的波幅<0.5mv不能正确有效触发),心跳的节律和频率,严重心动过速(HR>150次/分),心动过缓和QRS波幅多变及室颤均可影响球囊反搏效果甚至停搏。对于选择心电触发式的患者,应选择具有高尖正向R波(≥0.2mv)的心电图,并妥善固定电极。监测反搏波形,有利于及时发现导管移位或气囊破裂以及触发失灵[4]。护理中要特别注意心电图的变化,这是我们术后监控的重要指标。

3.2.3严密观察IABP机各连接处有否松动、脱出及血液反流现象,以保证管路、三通及传感器等连接牢固。各班交接前或必要时校正零点,做好记录,确保监测压力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2.4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触诊插管部位远端股动脉搏动,确定远端血流适当,密切观察下肢皮肤色泽、温度、感觉、循环状况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早期发现下肢缺血及血栓形成。

3.3抗凝治疗护理为保持反搏导管通畅,每小时用肝素盐水冲导管,并按医嘱给予肝素500~1000u/h持续恒速泵静注,保持全身肝素化,同时监测ACT时间,根据参数调节抗凝药物用量,使ACT维持在200~250s(正常90~120s)。肝素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皮肤黏膜、穿刺伤口、尿液、胃肠道以及颅内有无出血倾向,本组有2例出现血尿,调节抗凝药后症状消失,康复出院。

3.4加强皮肤护理对于术后患者应尽早使用电动充气床垫,减轻支撑部位骨突处的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爽,以防止褥疮发生,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可每2h进行翻身、按摩,特别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减少压力对脆弱组织的压迫时间,但需2人配合,必须保护好管道使患者的术肢保持伸直。如翻身时导致起搏异常,必要时短暂停机,但停机期间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一步到位,尽量减少停搏时间。

3.5加强心理护理由于应用IABP病人都住在重症监护病房内,面对陌生的环境及角色的转换,以及疾病所带来的恐惧、紧张、焦虑心理状态,要反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其必要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给患者以安慰、鼓励,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反应,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力求以最佳的身心状态度过急性期。

3.6撤IABP护理病情稳定则可停用,撤机应逐渐进行,由1∶1(气囊充气:心率)改为1∶2或1∶3,各方面情况稳定则可停机,在撤气囊导管前,气囊需继续工作,以防止气囊上血栓形成。拔管前停用肝素4~6h,当ACT降至200s以下时拔管,拔管后局部压迫15~20min,后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14小时,卧床24h继续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肢端血运。

4讨论

随着IABP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心脏介入技术的开展,特别是急诊PTCA在及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缩小梗死面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其效果优于溶栓,IABP对提高PTCA成功率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组15例应用有效,为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但能否有效实施与护理质量有极强的相关性,对护理提出很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充分掌握球囊反搏泵的工作原理,明确报警系统的提示,严密观察各项参数,给予科学规范的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彬瑶,申振铨.心脏病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43-257

[2]黄体纲.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4):246-250

[3]徐晓春.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护理要点[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2):199-200

[4]王晓荣.IABP辅助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监测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