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便秘32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便秘32例

汤翠银

汤翠银(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对32例脑卒中便秘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评定疗效。结果32例实施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的患者显效46.9%,有效43.8%,好转9.3%,总有效率90.7%。结论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方法简便、经济、易行、无副作用,患者乐于接受,在临床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耳穴埋籽穴位按摩脑卒中便秘

脑卒中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很容易发生便秘,便秘时患者因用力排便可使颅内压升高,加重病情,影响预后,如果长期服用泻药有很多副作用。笔者采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便秘,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我科收治32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1]经头颅CT确诊的脑卒中病例。纳入标准:发病后72小时内入院,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年龄42~75岁,其中男19例,女13例。排除标准:有慢性便秘,腹泻者;观察期间需禁食者;严重器质性疾病及伴有高度贫血者。

1.2方法

①耳穴埋籽:主穴取大肠、直肠下段、三焦、便秘点;配穴选脾、胃、内分泌,交感等,随证选穴。操作:耳部常规消毒,根据病情选5~6个穴位,用探针在耳部相应穴位上按压找到敏感点,将王不留行籽放于胶布上,贴压在选好的穴位上,逐穴揉压,每日2次,共5~10分钟。3日为1个疗程,3日后仍便秘者可换贴另一侧耳穴治疗。②穴位按摩:取迎香、曲池、合谷、商阳、大肠俞、天枢、支沟,以食指或拇指按揉,以明显酸胀感为宜,每日2~3次,每次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③推手阳明大肠经:由肩髃穴沿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路推至商阳穴,每日2次,每次5~10分钟。④摩腹:睡前顺时针摩腹10~15分钟。

2治疗效果

2.1观察指标

(1)排便次数:排便不费力计0分;2~3d排便1次计1分;4~6d排便1次计2分;7d以上排便计3分。大便次数正常标准为小于每天3次,大于每周3次。(2)粪便性状:根据Bristol大便性状图谱[2]记录大便性状,1型为分离的硬团,2型为团块状,3型为干裂的圆柱状,4为柔软的圆柱形,5型为软的团块,6型为泥浆型,7型为水样便:其中1、2、3、6、7型为异常,4、5型为正常。(3)开始排便时间:大便形态恢复正常所需的最短时间,第2周大便的次数,第4周大便的次数。

2.2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后大便次数及性状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大便性状及次数二者之一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大便性状及次数均未恢复正常但较前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结果

本组32例中显效15例,占46.9%;有效14例,占43.8%;好转3例,占9.3%;无效0例。

4讨论

便秘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有40%-65%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可伴有便秘的症状,尤以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2周内最为多见[3]。Robian等[4]研究表明,便秘可加重脑卒中患者脑部损害,从而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因此,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治疗对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脑卒中便秘是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治疗当以调理气血,调理脏腑功能为要。耳为宗脉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耳穴是十二经脉及各脏腑在耳部相互沟通的部位,这是耳穴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通过对耳穴的刺激,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本组病例均为脑卒中便秘患者,根据病情结合耳穴的主治作用,大肠、直肠下段疏通脏腑、顺气导滞,三焦通腑泄热,便秘点润肠通便。迎香、曲池、合谷、商阳通腑泄热;大肠俞为大肠背俞穴,天枢为大肠募穴,俞募配穴,调理肠腑功能;支沟为便秘经验要穴;推手阳明大肠经疏通经络;摩腹调理气血,调理胃肠功能。综上,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法,调理气血,润肠通便,改善脏腑功能,相辅相成,增强疗效,促使患者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0’DonnellLJ,VirjeeJ,HeatonKW.Detectionofpseudodiarrhoeabysimplevlinicalassessmentofintestinaltransitrate[J].BMJ,1990,300(6722):439-440.

[3]张思超.便秘在脑病发生学中的地位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5):294-295.

[4]RobainG,ChennevelleJM,PeeitF,etal.Incidenceofconstipationafterrecentvascularhemiplegia:aprospectivecohortof152patients[J].RevNeurol(paris),2002,158(5pt1):589-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