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县第二初级中学726499
物理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很强的学科。物理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把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教会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物理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联系实际,照本宣科,不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难以对知识有新的认识,更谈不上创新了。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呢?为此,我来谈点自己的想法与做法。
一、让多媒体技术为物理教学插上翅膀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课本上的知识多是人们在以往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对学生来说是间接知识,这其中有不少知识很抽象,难于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同时又由于现行的教学条件和设备的局限,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难以开足、开齐。如果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引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既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又为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降低了难度。另外,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现在社会的新知识、新技术引入课堂,为课本知识增添鲜活的血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补充传统物理教学的某些缺陷,打开社会的窗口,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物理教学科学发展。
教学中,我们借用多媒体将学生想看的东西搬上屏幕,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尝到了课本上尝不到的鲜味,将枯燥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具体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信息课中,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图形界面、互动式的学习环境,同时,声、光、色并存,使学生心理上比较放松,易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也会给学生造成深刻的、积极的印象,学习效果良好。如果能把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改变教学的模式,使教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新发展。
二、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上课前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若抓住时机巧设悬念,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如在学习光源这一节时,先问学生:眼睛是不是光源?学生回答说“是”。老师再问:既然人的眼睛是光源,那为什么人在夜里却看不见东西呢?学生答不出来。老师接着给学生讲明道理,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的学生对老师所讲的眼睛不是光源有所怀疑,他们说老虎的眼睛在夜里能看见东西,说明眼睛是光源。老师就他们提出的问题,向学生作详细解释:老虎夜里能看见东西,不是说它的眼睛是光源,而是它的眼睛里有红外线,是受红外线的作用,老虎才在夜里能看见东西。这样一讲,学生对眼睛不是光源这一问题就十分清楚了。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会下落吗?这一问题一提出,老师就让学生做实验,学生按照要求去做,乒乓球却不会下落,学生感到很奇怪,希望老师快些讲明道理。老师接着边作实验边把“空气流速大时压强小”的道理向学生解释清楚。学生把问题弄清楚了,知识也学会了,心里有说不完的高兴。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动手制作,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使他们有了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冬天可让学生用冰制作凸透镜:放置适量的水在锅里,让水凝结成冰。将锅稍微加热后,取出冰块,让太阳光直射冰面,在另一侧形成最小最亮的光点,然后将火柴放到该点上,过一会儿,火柴头就会自动燃烧。当然,还可以在课外时间让学生根据平面镜的原理制作望远镜或万花筒等。通过小制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为他们继续学习物理保持了良好的兴趣。小制作不仅有趣,而且每一制作都包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学生会不断地探索科学的奥秘。
四、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我们要引导学生将物理融入生活,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老师可利用常见的物品进行演示实验。如:用石块、木条、木块、水做惯性实验、密度实验、压强实验;用气体打火机、旧导线等材料做电学实验。要培养学生在衣、食、住、行中寻找实验机会,活用物理知识,将实验生活化。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运用到实际中去。在物理课的学习中,还要注意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没有物理学等科学与技术的成就,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不恰当地使用科技成果,我们的生活水平也难以提高。所以,我们要提倡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使他们对物理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的继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