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117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人文关怀的含义与功能,说明了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和作用,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以及加强人文关怀的措施及途径,从而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高校大学生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是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任务。以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充分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人文精神,又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有效性,实现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对人文关怀的解读
“人文”一词我国最早在《易经》中出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其意义类似于那种同“自然”相对的“人文”。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化进程中所呈现的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以及对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注。它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充分、自由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人本文化。
二、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和作用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维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正如经济关系决定着人的阶级地位一样,经济关系也决定着人的本质的阶级性。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彰显人文关怀,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以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提高其实效性的必然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阶段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把人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一定的教育来改善人的思想行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进而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以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一是市场经济的冲击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正当竞争、企业或个人缺乏诚信、以金钱为媒介的不正当交易、行业或职业道德败坏等现象,这些容易使大学生对传统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认同感降低,容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社会责任感淡漠,见利忘义行为增加,有的甚至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使得大学生忙于考取各种证书,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重视。
二是家庭环境的变化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形成。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一般从小就在家长的溺爱环境中长大,但家长从应试教育出发,又往往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升学、成才期望过高,忽略了对他们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样,一方面容易使子女养成了任性、依赖、骄横的心理,唯我独尊,缺乏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子女升入大学之后,自主、自立能力较弱,适应生活能力差,社会交际能力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心理素质比较脆弱。
三是网络的冲击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已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尽管大部分的大学生网络活动正常,主要集中在发邮件、学习、查资料,但是也有不少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有的学生沉迷于网上聊天或网恋,这势必影响学习和健康,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和改进人文关怀的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必然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要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关心和爱护学生,体现人文关怀的温情,要帮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反思、学会批判、学会创造。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作用,一方面在教学中增强人文启迪的内容,使大学生认识到人文精神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从各种文化的精华中汲取人文精神的营养,从提升哲学修养、文学修养、道德修养、艺术修养等各个方面精心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2.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现实的人、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生存和发展的主体性权利,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做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扎扎实实地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3.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注重在师生互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变革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构建双向交流式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依赖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增强师生互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教学过程中的平等主体;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殿堂,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讨论,敢于质疑,勤于思考。
4.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当作有自由思想、有独立人格、有价值追求、有生命尊严的现实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依据学生的个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使教育内容更恰当、方法更切实、进程更合理;在进行个别教育时,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5.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
高校需要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形成崇尚人文精神的良好氛围,通过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引导学生积极进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关心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同时,必须更加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关注他们的深层情感和发展需求,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不断造就和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朱冬梅.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的意义[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9):23
【3】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2):
【4】罗丽华,李长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建构[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