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娜新疆阿勒泰地区卫生学校新疆阿勒泰836500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重点阐述了“师德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最后指出了“师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教师师德修养师德
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工作的社会职能所要求的行为规范,是教师立身行事的根本。中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历代圣贤都崇尚德治。而学校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教师的道德水平在整个育人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师如何以德育人?其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教师教学生学做人,首先自身得会做人,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一、师德修养的内容和要求
1.爱岗敬业是“师德”的灵魂。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了责任感。”教师以育人为天职,其工作平凡而又伟大,艰苦而又复杂。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吃苦耐劳、勇于献身、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能够无怨无悔地执著从教、专心从教。古往今来,人们总是用诗一样的语言、火一样的热情来赞美教师及其职业。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领悟到从事教育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荣、以从师为自豪,才能如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纵观古今中外,优秀的教师在教育方法上可以千差万别、各有千秋,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就是对学生的爱。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信任、生活上的关怀体贴、思想上的耐心教育,会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都能把爱与严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严格之“水”加感情之“蜜”酿成的“甘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3.为人师表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为人师表,就是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以自己的行为学生之范,且身教又重于言教。只有以智育智,学生才会产生信服感;只有以德育德,学生才会产生敬佩感;只有以美育美,才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美感。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时时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创造良好的教师声誉。
4.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教师要想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教好书是关键。一个学识渊博、业务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崇敬和信任。
5.育好人是“师德”的目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重教书,又重育人,把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和校内外活动中,使教书与育人相互渗透、紧密相联。
二、师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1.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伟大的事业。教育一方面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和影响。所以,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增强涵养,严格自律。教书育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的道德教育往往贯穿于知识教育中。教师应注意加强自己的个性修养,调整自身价值定位和行为标准,应注意以怎样的道德去熏陶、影响学生。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情感的引导者,还应拥有一颗博爱、宽容的理解学生的心。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爱心则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热爱学生就要多方面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不只是学习上,而且从思想、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4.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要充满激情地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决心和自豪感。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并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能力的学习材料,公正地评价学生。
5.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鼓舞和期望。作为教师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师德不仅直接垂范于学生,而且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甚至使他们受益终生。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教师只有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无愧于教师的神圣称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最终达到并实现教与学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