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团队针对临终癌症患者的非药物心理护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社工团队针对临终癌症患者的非药物心理护理模式

李言蹊

(成华区天蓝丝带心身网络技术工作室四川成都610051)

【摘要】近年医学水平的发展,延长了绝症患者的生存期,但过度治疗增加了临终患者的痛苦。随着姑息医学的发展,对于癌症末期患者有了完善的治疗方案,但对于患者自身的心理需求仍关注较少。本文提出了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中一些可行的操作。

【关键词】临终关怀;临终心理;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220-02

1.临终心理护理的目标

临终患者是指在医学上无治愈可能,且生存期仅剩3至6个月的患者。该类患者所得的疾病在目前医学中短时间难以攻破,故治疗以失去价值。随着国内临终关怀与姑息医学的兴起,针对此类患者,也开始了从“延长生命”到“降低痛苦”的目标的转变,但是多数医院目前主要工作在“缓解躯体痛苦”而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存在忽视。而对临终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焦虑情绪,更好的处理临终前的社会关系,从而提升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2.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

2.1认知与情绪

ElisabethKubler-Ross在其专著《OnDeathandDying》中提到了,癌症患者的临终心理会有五个阶段:(1)否认期:患者得知自己得知绝症后表现出否认和震惊,并且否认现实。(2)愤怒期:当患者发现病情无法维持,自己患绝症的事实被确定,患者会表现出愤怒和嫉妒的情绪。(3)协议期:此时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绝症的事实,并期望通治疗,减轻死亡的痛苦,延长生存的时间。(4)抑郁期:此时患者身体更加虚弱,情绪被巨大的失落感取代,此时患者会情绪低落、绝望、抑郁、沉默甚至出现轻生行为。(5)接纳期:此阶段为临终的最后阶段,患者会完全接纳并坦然面对死亡,并出现交流减少、睡眠增加的行为。也有患者为了减少痛苦的折磨而寻求速死。这个过程没有明显的分界,同时也可能往复出现。

2.2社会功能与人际关系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社会功能逐渐丧失,社会角色也发生变化。此时患者意识到自己的变化,随着病情的加剧开始意识到自己即将死亡,故开始处理人际关系,完成生前未完成的事情,并逐渐开始减少交流,等待死亡。

但不同时期的变化,患者对待外界社会的表现也不同,总体来说,在患者期望值降低,完成了大多数自己的期望时,会逐渐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减少不必要的交流,独处与思考的时间也会逐渐增加。

3.社工团队要求

临终社工团队,需要有心理工作者、医护工作者、宗教人士和志愿者组成。由于面对的是临终患者以及临终患者的整个家庭,因此需要成员有同理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同时还需要无条件接纳、尊重、礼貌、真诚对待并保护隐私,帮助患者、家庭走入正轨。

4.信息获取

对患者身心信息的获取可以更容易判断患者的状态,并且可以以此给予患者更精准的指导,从而达到延长生命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4.1身体状态评估

了解患者身体状态,可对患者的身体状态有一个评估,获取更多的信息,了解患者部分的焦虑根源。

对于临终患者,应该着重在减轻痛苦。故需对患者饮食、饮水、排泄、疼痛等信息进行询问,评估后可给出建议。同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可以更准确的帮助患者家属了解病情,从而有时间以更积极的方式面对,增加家庭的抗压能力。

4.2心理精神状态评估

患者随着临终的到来,患者会逐渐忽略自己的状态,而着重关心在亲情友情、内心思考上,此时会存在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焦虑症、谵妄等)与适应性精神障碍(意义和意志丧失、厌倦、尊严丧失等),而缓解以上问题可以有效减缓患者对死亡的焦虑、恐惧,从而使患者有较高的生存质量。

通过询问,可以得知患者精神情况、是否出现幻觉、妄想,以及持续的精神状态,这些不仅可以了解患者整体状态,也可以为接下来的姑息治疗提供信息。

临终患者可能不愿过多倾诉,故需注意细节,并通过反问的手段获取信息,了解患者存在的一些如人际关系的焦虑等。并指导患者逐渐适应,减轻痛苦。

5.临终护理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5.1心理疏导

临终前会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因此,缓解这些症状,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同时躯体上的症状也会加剧负面情绪,因此在三阶梯止痛药物原则之下,还可以配合非药物的方式缓解疼痛。同时,癌症后期可能会出现谵妄,因此早期非药物预防谵妄也很有必要。

5.1.1增加支持

随着临终期的接近,患者的关注点逐渐从健康时的事业、财富等变成了家庭、临终大事等。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癌症后期患者因为疾病,生理需求满足的标准降至最低,而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后,则需要考虑患者对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

故此时,亲友的支持陪伴,以及专业团队的引导可以使患者重新找回生命的意义,积极的面对疾病。同时可以鼓励患者在临终前完成遗愿,或编写回忆录等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

5.1.2认知治疗

患者的在得知自己即将死亡时,心理发生巨大转变,而帮助他们更好的接受和适应这一社会身份,有助于减轻负面情绪对姑息治疗的影响,延长生存期,提升生存质量。

专业的咨询师可以在光线柔和充沛的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尽量隔离噪音与嘈杂,进行认知治疗,并做到不否定患者的想法与痛苦,引导患者释放不良情绪和积压的心理问题,帮助其适应社会角色,鼓励其配合治疗。

5.1.3音乐治疗

通过音乐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可以选择舒缓、轻快的音乐,同时引导患者在听音乐时调整呼吸,放松身体,缓解焦虑。同时音乐治疗也有研究提出可以预防谵妄的出现。

5.1.4生活环境

安静的环境、减少仪器的警报声可以使患者感到安全。而对于出现嗜睡、失眠的患者,则需要白天时增加光线,晚上保证环境黑暗,保持患者的作息节律。同时,可以在房间中放置书刊、收音机、电视或其他电子设备供患者使用,并在房间中摆放时钟,在缓解患者苦闷的同时也可预防谵妄的出现。

5.2接受死亡

增加对死亡的了解,可以使患者增加对死亡的接受程度。在一些基督教盛行国家,往往会有牧师通过宗教来对其进行引导,以“前往天国”作为目标,使患者接受死亡。

国内患者的信仰不同于西方,大多数为无神论者,以及少量宗教教徒,针对教徒,可以由本宗教信徒引导,使患者相信在死后会有更好的世界,从而接受死亡。而对于无宗教信仰的人群,可由社工引导,使其接受死亡是正常生理过程,从而坦然面对。同时引导其家属在临终前合理的陪伴患者,此举不仅可以帮助其家庭度过社会角色变化的特殊时期,使整个家庭平稳的度过患者的临终期。也可以帮助患者平静的接受死亡,对患者做到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临终关怀的整合模型精神、心理与生理的关怀[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

[2]李小寒,尚少梅.护理学基础第四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

[3]吕丹,田丽.ICU谵妄非药物性预防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5(3).

[4]ElizabethKublerRoss.OnDeathandDying[M].Simon&Schuster.

[5]王艳.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癌症患者心理护理[N].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