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论述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曾胜娟

(南宁市良庆区疾控中心广西南宁市530219)

摘要:临床微生物检验是临床上的重要检验方法,为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控制医院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获得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就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目前,病原学检查面临较大困难,微生物体积逐渐缩小,难以培养,检查及取材对检验质量均有一定影响,导致质量难以把握,加上微生物种类较多,泛耐药菌株、多重耐药菌对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进行阻碍,因此,必须加强对检验质量的有效控制,推动临床医学的全面发展[1]。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是以下研究的重点。

一、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1、实验室、临床缺乏沟通

大部分临床检验中,由于实验室、临床缺乏沟通,导致检验质量较差。作为检验人员,必须随时与临床人员交流、沟通,必须充分掌握检验申请单患者的基本资料,尽量了解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临床表现。若检验工作中遇到疑问,应立即与医师沟通,探讨相关诊断意见,提高检验准确性。

2、标本质量较差

标本质量较差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1)大部分受检者在检验前已经接受了抗生素治疗,而抗生素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2)采集不规范,包括采集姿势采集部位不规范、采集时间不规范、标本容器不规范、防腐剂和抗凝剂应用不规范、采集量不规范等;(3)由于检验申请单填写不合格或采集标本不合格,使血液标本产生溶血,从而导致血浆中的测定值大大降低;(4)未在规定时间内将采集标本送至检验室,导致正常菌落对标本造成污染。

3、检验技术缺乏针对性

部分检验室的环境条件较差,未及时更新、补充实验设备,菌落生长的环境及条件受限,检验技术缺乏针对性。少数人员缺乏对病原菌类型的全面认识,从而影响检验质量。

4、检验流程缺乏规范性

部分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无法保证检验流程的规范性,检验环节包括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

二、加强质量控制的对策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要有有效的质量保证制度、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有效的质量监督及合理的评价。做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2、加强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的培训

微生物检验,要求检验者必须具有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心,过硬的检验技术及专业知识,还要求检验者同时掌握病原生物学、临床医学、临床抗生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知识,以此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性及准确性,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促使药敏及细菌鉴定结果、药敏及药敏结果之间互相符合。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要检验人员了解标本质量对最终检验质量的重要性,介绍正确采集方法及采集时应注意的各种事项,严格要求采集量及采集部位,坚决退回不合格的标本。

3、所用仪器、培养基、试剂的质量控制

仪器应按时校准或检定,适时进行期间核查,保证所用仪器在有效期内和稳定性。培养基、试剂配制或购置后要应用阴阳性标准菌株进行验证,进行定性或定量实验,保证培养基、试剂安全可靠。

4、规范化严格操作

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规范进行,包括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三个环节。(1)检验前。第一,对检验项目进行正确选择。第二,正确采集标本。采集时,应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避免标本受到菌群污染;对血液或脓肿进行采集时,应对皮肤进行彻底消毒,预防皮肤菌群对标本造成污染,影响质量。第三,及时运送标本。标本采集2h内应及时将标本送至检验室,预防致病菌抑制及杂菌生长。运送过程中还应当加强对生物安全的保护,防止对运送人员造成感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2)检验中。第一,室内质量的相关控制。对检验中环境温度、操作程序、试剂质量等应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第二,试剂质量的相关控制。若染色液为自制,应对自制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密切保存,在染色液瓶签上写明配制日期、染色液名称和配制人等,禁止使用过期染色液;购买诊断血清时应选择资质较高的生产单位,相关人员验收时对血清效价及生产批号进行仔细查看;将血清置于4℃冰箱环境中贮存,并定期检查。第三,检验设备仪器质量的相关控制。严格按照设备仪器操作规范进行检验,可提高检验精密度及准确度。(3)检验后。正确发出检验结果,并向临床医生提供咨询服务。协助医生判读药敏结果,分析阴性细菌的可能原因,判断鉴别污染菌、正常菌群及感染菌,指导其合理、正确的对患者应用抗生素。

5、实验室、临床加强沟通

实验室与临床之间密切协调及沟通,对抗生素合理应用、耐药菌株流行及扩散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高度认识与临床医师协调及沟通的重要性、必要性,临床医生也应当积极与实验室人员配合。作为临床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药敏结果对其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性变迁进行密切注意,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做好对患者致病菌的药敏检测。采用现场管理及巡视方式对检验工作进行管理,促使检验室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在临床及医学检验中起到的作用和所占地位[2]。作为检验人员应对患者治疗用药及病情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从而设计出较为合理的方案。

结束语

微生物检验具有操作复杂、精度极高等特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仍存在诸多问题,对检验质量和控制水平构成较大影响,应引起重视[3]。

参考文献

[1]杨胜奎.对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因素的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6(12):56-57.

[2]孙大惠.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J].内蒙古中医药.2013,16(10):45-46.

[3]张新秀.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