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张汉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张汉杰

张汉杰

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建设公司广西柳州545002

摘要: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非常复杂,而且工序多、工程量大、对延续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因此其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已经成为建筑界的管理要点。本文探讨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并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现如今,随着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建筑结构日趋复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必然要进行不断地革新与优化。

一、施工测量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最大的特征在于其高于层数多,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也高,所以,在进行施工考察的过程中就要充分的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测量方案,选择性能优越的测量设备与仪器,结合制定的具体施工方案,建立高效的控制网,将高层建筑控制轴线及时投射到建筑的面层上,然后根据控制的轴线作柱列线等细部的放样,便于钢筋的绑扎,立模板和浇筑砼之用;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测量均是采用的外控法语内控法相结合的方式,当采用外控法测量的过程中要每隔数层采用内控法进行一次测量,提高精度,减少偏差;当采用内控法进行测量的时候,一般用激光铅垂仪法,必须在首层面层上作好平面控制,并选择四个较合适的位置作控制点或用中心“十”字控制,在浇筑上升的各个楼层时,必须在相应的位置预留200mm×200mm与首层层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小方孔,确保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必须经过校对与复合,保证准确性。

二、预制模版技术要点

施工工期是关系建筑施工成效好坏的关键环节。对高层建筑施工而言,同样也是如此。鉴于结构施工重复性高的特点以及竖向结构施工的优点,我们采用滑模法与爬模法来有效控制施工工期,并提高主体结构的整体性能。滑模法与爬模法是实践中非常有效的施工方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施工的实效性。两者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它们的结构整体性好,机械化程度高;其次,它们对组织管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在结构物立面造型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最后,它们对施工工期与施工成本的控制都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预制模板技术,将滑模法与爬模法付诸实践,以实现缩短施工工期与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三、钢筋工程技术要点

在钢筋进场的时候,为了保证其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必须抽取一定数量的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钢筋的级别、品种、规格和数量等等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绑扎必须按照设计及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对于墙柱筋要全扣绑扎,不允许有漏绑情况的出现;墙体钢筋可以采取对面绑扎,确保设计美观。钢筋绑扎丝的长度、搭接以及锚固长度都要按照施工图图纸要求施工。除了搭接绑扎外,钢筋的连接一般采用机械连接和焊接。而对于直径20mm(含)以上的受力筋,连接一般采用直螺纹连接,且要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在钢筋的锚固要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等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焊剂(条)和焊接工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也要符合相关规定及标准。钢筋最好能够在现场进行加工和制作,要在允许的偏差内安装钢筋,一般规定是在任何建筑工程,级别低于HRB400以下的纵向受拉钢筋末端来进行机械锚固。对于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也有相应的规定,一般要求保护层的厚度必须要大于钢筋的直径;而对于板、墙一级侧壁的分布钢筋,其保护层为10mm。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工序之前,要对隐蔽的钢筋工程进行验收。

四、混凝土工程技术要点

1、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要求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较小、抗拉强度较大、极限拉伸变形能力较大、热强比较小、线胀系数较小,自生体积变形最好是微膨胀,至少是低收缩。

2、选择合理的施工措施,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方式: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按照8h以上缓凝(现场实际混凝土缓凝时间按照24h配制),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为500mm,考虑混凝土最不利自由流淌长度为高度9~12倍左右,现场实际将混凝土入模坍落度控制在140~160mm,实际流淌长度将为15~20m左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冷缝出现。对到场的每车混凝土均要求测定坍落度、温度,观察其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泌水、分层等现象,检查不合格混凝土要坚决退场。混凝土到场温度控制在25℃以内,入模温度控制在30℃以内。

3、混凝土振捣方式。由于混凝土塌落度大,混凝土斜坡摊铺较长,混凝土振捣时由坡脚和坡顶同时向坡中振捣,振捣棒必须插入浇层内50~100mm,使层间不形成混凝土缝,结合紧密成为一体。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必须按一定顺序有规律插棒,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4、泌水处理。预先在底板四周外模上留设泄水孔。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畅通,以使混凝土表面泌水排出。当混凝土浇筑到靠近尾声时,将混凝土泌水排集到模板边,使之缩小为水潭,然后用软轴泵将水抽出。混凝土底板浇筑振捣找平标高到位后,待混凝土收水初凝时,用木抹子将其表面认真压平,并在混凝土覆盖保温材料之前,再检查表面有否龟裂,若有再用木抹子收缝抹压后再覆盖养护。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泌水要及时处理,免使粗骨料下沉,混凝土表面水泥砂浆过厚致使混凝土强度不均和产生收缩裂缝。

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温层材料和厚度待定)。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保温材料夜间要覆盖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中午气温较高时可以揭开保温材料适当散热。底层塑料布下预设补水软管,补水软管间距6~8m,沿管长度方向每100mm开5mm水孔,根据底板表面湿润情况向管内注水,养护过程设专人负责。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严禁上人踩踏,浇筑完成24小时内,除检测测温设备及覆盖材料外,不得上人踩踏。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要小于20℃时方可拆除,并在中午气温比较高时才可安排保温拆除。

总之,高层建筑对施工技术的管理要求是很严格的,必须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当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细节,只有做好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才能合理控制工程的成本和安全,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实现工程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初阳.浅议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现代装饰(理论).2012(06)

[2]蔡少桃.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广东科技.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