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1951-2015年疟疾防治资料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安丘市1951-2015年疟疾防治资料分析

辛华

辛华

安丘市卫生计生监察大队山东安丘262100

[摘要]目的掌握安丘市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适合本市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51-2015年安丘市疟疾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世纪60、70年代是安丘市的两次疟疾流行期,经过60余年的积极防治,已连续27年未发生过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结论现阶段我市的疟疾发病率处于低水平,输入性疟疾病例是现阶段病例的主要来源,流动人口的监测与管理是防治重点。

疟疾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全球每年有2亿多人被感染,至少有将近60万人死于疟疾[1]。安丘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辖10个镇、2个街道、2个开发区,870个行政村,总人口95万;属于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发生过2次大流行,经过60余年的防治,效果显著。安丘市在1985年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并在1988年通过了山东省卫生厅“基本消灭疟疾”考核,2014年通过了山东省卫生厅“消除疟疾”考核。为进一步分析我市疟疾发病规律,健全疟疾防控机制,巩固防治成果,对1951-2015年疟疾疫情及防治等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安丘市1951-2015年疟疾疫情统计、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发热病人血检等资料,人口数据来自于本市统计局。

1.2方法对1951-2015年疟疾防治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疟疾病例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报告,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血检方法为采集手指血制作厚、薄血片,进行吉氏染色后镜检。

2结果

2.1安丘市疫情概况

1951-2015年安丘市共报告疟疾病人200957例,全市14个乡镇,870个村均有疟疾病例发生。1951年以来,安丘市疟疾发病出现了3个发病高峰,1961年为全市发病的最高峰,发病29321人,发病率为3922.12/10万;。1965发病20852人,发病率为2580.19/10万;1971年发病22771人,发病率为2514.95/10万。

20世纪50年代共发现1751例疟疾病例,年均发病率27.77/10万;20世纪60、70年代是安丘市的两次疟疾流行期,分别发现123544例和88523例疟疾病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63.13/10万和955.75/10万;20世纪80年代共发现930例疟疾病例,年均发病率9.49/10万;1990年以后发现4例疟疾病例,均为外地感染病例,无当地感染病例,发病率保持在1.0/10万以下。

2.3开展媒介监测和灭蚊工作

根据省消除疟疾技术方案的工作要求,我市积极开展了疟疾媒介按蚊种群和密度监测工作,选择城区青云花园小区、植物园、安丘市中医院作为监测点,监测场所选择居民相对集中和容易滋生按蚊的地方。在3-11月通过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捕蚊和电动吸蚊器人诱捕蚊两种方法开展监测。

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由爱卫会牵头于5—10月份组织了专业消杀服务队,对城乡重点区域进行定期消杀,并广泛发动群众在流行季节对公共场所及农村蚊虫滋生地进行消、杀、灭活动,降低了蚊虫密度,减少了疟疾的传播机会。

3讨论

1951年以来,安丘市的疟疾防治工作经历了控制流行(1951-1979)、基本消灭(1980-1988)、实现基本消灭后监测(1989-2009)、消除疟疾(2010年至今)四个阶段这与邹城市的疟疾流行情况相一致[2]。第一阶段控制流行阶段。1950年至1979年,我县疟疾处于流行高发阶段,我县经历了60年代初期及70年代中期的两个高发阶段,通过疟疾病人进行血检及规范治疗,设立疟疾监测试点村,进行抗复发和预防服药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疟疾的爆发流行。第二阶段基本消灭阶段。通过在全县范围内设立疟疾镜检站、大规模开展预防服药、规范疟疾病人治疗及抗复发服药、开展疟疾知识宣传等措施,使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之内,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工作目标。第三阶段实现基本消灭后监测阶段,1989年至2009年实现基本消灭疟疾后,继续开展了全面的疟疾监测工作。继续把疟疾防治摆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位置,以及时发现和管理传染源为主来保持监测能力,做好残存病例和输入病例的管理,巩固防治成果。第四阶段消除疟疾阶段,2010年后开展消除疟疾工作以来,按照国家、省、市《消除疟疾工作实施方案》和《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要求,落实各项疟疾防治措施,为消除疟疾工作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8年通过了山东省卫生厅“基本消灭疟疾”考核后监测的27年中,安丘市共发生疟疾病例4例,呈现高度散发状态,经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均为输入性病例。从2010年以来的发热病人血检情况来看,血检阳性率皆为0,说明全市无复燃和本地病例散发。监测显示我市已无本地疟疾病例发生,综合防治效果显著。

随着对外经济的不断扩大,来自非洲及东南亚等疟疾高流行区的输入性疟疾尤其是输入性恶性疟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3]。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已引起广泛重视,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可以对其发生、发展提前预测,对可能出现的流行和暴发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4-8]。

经过多年的媒介监测,我市的中华按蚊密度虽已很低,但由于我市人群疟疾抗体水平低,缺乏有效的免疫屏障,输入性疟疾这一潜在传染源每年都会存在,因此对疟疾的监测与管理决不能放松,一旦发现病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疟疾是反复性很大的疾病,疟防后期的防控工作是巩固疟防成果的关键[9]。为了更好的巩固消除疟疾工作成果,我市将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继续加强疟疾防治工作的领导。疟疾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应认识到消除疟疾必须坚持长抓不懈繁复防治。各部门的干部及防疫人员要做到措施不松,组织不散,疟防人员不减,使疟防工作持久地坚持下去。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做好基层专业人员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和镜检能力建设等工作,努力提高各基层单位的疟疾镜检水平。三是加大疟疾防治工作督导力度,定期对乡镇卫生院和基层卫生室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限期整改。四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卫生计生局、商务局及公安部门之间应进一步加强部门的信息通报和沟通,通力合作,使卫生部门及时掌握集体从东南亚、非洲等疟疾高流行区返乡劳务人员的详细信息,做好健康监测[9]。

参考文献

[1]WHO.Worldmalariareport2012[M].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2.

[2]孔德怡,李自创,董继梁.邹城市1957-2012年疟疾疫情与防治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6):702-704.

[3]吴凯,王重新,陈野,等.武汉市流动人口输入性疟疾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7(1)53-5.

[4]孔祥礼,赵长磊,卜秀芹,等.2013年山东省疟疾疫情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4,26(4):387-391.

[5]王用斌,孔祥礼,张本光,等.2012年山东省疟疾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3,25(6):618-622.

[6]丰俊,夏志贵.2004~2013年中国疟疾发病情况及趋势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5):442-446.

[7]汤林华.输入性疟疾的诊治与管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8]韩辅廉,秦保生,周健.疟疾基本消灭后监测与防治对策的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7,13(2):113-115.

[9]王茂波,姜桦,陈远银,等.1951~2008年烟台市疟疾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0,16(10):897-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