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硬化76例临床分析

/ 1

酒精性肝硬化76例临床分析

陈晓轩

陈晓轩(吉林省双辽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双辽136400)

【中图分类号】R5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0-0131-02

酒精性肝硬化是长期、大量饮用含乙醇的饮料所致,在我国农、牧业地区发病率较高,在民俗和生活习惯影响下,呈上升趋势,并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本文收集了从2004年至2009年4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76例酒精性肝硬化病人,现将临床治疗情况及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

(1)性别:男性69例,占91%,女性7例,占9%。

(2)族别:蒙族62例,占82%,汉族14例,占18%。

(3)年龄:35—50岁58例,占76%,50—70岁18例,占24%。

(4)职业:农牧民45例占59%,工人16例占21%,其他15例占20%。

1.2病因

全部病历均为长期大量饮酒所致,酒的种类以白酒为主,每日摄入量均在500毫升以上,连续饮酒时间在10年以上,饮酒方式为每日多次饮酒,且不能正常进食,个别病历为同时饮用多种酒,肝损害程度更重。

1.3临床分期

肝功能代偿期16例,占21%,肝功能失代偿期55例,占72%,肝癌5例,占7%。

1.4其他伴随疾病

其中伴有慢性胃炎47例,占62%,伴胰腺炎8例,占11%,伴高血压病13例,占17%,其他包括心脑血管病变、肺部感染等。

1.5临床表现

肝功能代偿期可无症状,或有乏力、恶心、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肝功能失代偿期除右上腹疼痛不适感、腹胀、食欲减退、消瘦等一般症状外,以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包括腹水、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脾大发生率较低,仅占13%。其他:黄疸65例,占86%,持续性低热16例,占21%,贫血36例,占47%,女性化和性功能减退43例,占男性病人的62%。

1.6辅助检查

(1)肝功能试验:肝功能失代偿期病人主要表现为胆红素代谢异常,蛋白质代谢异常,脂肪代谢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出现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升高,白蛋白减少,白球比例失调,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同时出现血清酶学异常,如转氨酶升高,其中ALT常高于AST,并以R—谷胺酰转肽酶升高尤为显著,合并存在肝癌病例AFP持续升高。

(2)超声检查:全部病历均见肝实质回声增强,不规则,反射不均,门静脉直径>13毫米,伴有肝脏体积增大者42例,占55%。

2讨论

2.1影响因素

(1)饮酒史,包括酒的种类,每天的摄入量和持续时间。

(2)饮用方式:单纯饮酒不进食或同时饮用多种不同的酒易发生酒精性肝病,饮用低度酒比高度酒吸收缓慢。

(3)其他:还与性别、种族、职业、遗传、代谢酶含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2.2诊断

在基层医院对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因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再加以辅助诊断的检查,可以明确临床诊断,但肝活组织检查是确定酒精性肝病及了解分期分级的可靠方法。

2.3治疗

治疗原则是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首先应严格戒酒,可使病死率明显下降,戒酒几周至几月内可使病情明显改善,戒酒过程中出现戒断症状可减量应用安定类药物。在戒酒的同时,应加强支持疗法,酌情给予限水、限钠,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类、叶酸及人体所需热能,纠正营养不良。在药物治疗方面,已明确能够减轻或纠正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物有S—腺苷—L—蛋氨酸、多不饱和卵磷脂、还原型谷胱苷肽等,其他类固醇激素治疗,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治疗,秋水仙碱治疗在有关的临床试验报道中,对于能否改善长期生存率及延缓肝硬化的进展尚无肯定效果。而肝移植术对于重病晚期患者而言是一有效措施。本病的治疗关键是戒酒,需要病人和家属的密切配合,要求病人要有极强的自控能力和意志力,积极配合,综合治疗方能获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