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内酯治疗慢性中重度心衰临床观察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螺内酯治疗慢性中重度心衰临床观察报告

胡祝良肖华明

胡祝良肖华明

(湖南郴州宜章县中医院424200)

【摘要】目的:临床观察螺内酯在治疗慢性中重度心衰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2002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的272例慢性中重度心衰患者分组治疗。将2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ACEI+噻嗪类利尿剂+地高辛)加用螺内酯治疗;对照组常规抗心衰(ACEI+噻嗪类利尿剂+地高辛)治疗,治疗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左室收缩功能(EF值),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死亡率,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螺内酯对慢性中重度心衰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左室收缩功能,改善舒张功能,减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发生率,提高生存率,临床上可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中重度心衰,螺内酯,临床观察报告:

慢性心衰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主要表现为气促、疲乏、运动耐量受限和(或)液体潴留,在心衰发生、发展过程中,心功能下降使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产生各种代偿性变化,以维持主要脏器的供血,这些变化包括Frank-Starling机制增加心室容量与压力、心室重构及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如交感神经系统激活,RAAS激活等,RAAS激活后醛固酮分泌增多,促进纳水潴留,增加心脏容量负荷,促进组织水肿与心室肌纤维化,加重心衰。目前认为醛固酮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螺内酯是醛固酮的非选择性竞争性拮抗药,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保K+、保Mg2+、排Na+,而K+、Mg2+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使用螺内酯治疗干预醛固酮产生的各种病理过程,有利于慢性心衰患者病情控制与稳定,心衰患者在使用噻嗪类或使用袢利尿剂治疗过程中,低血钾、低血镁经常发生,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而螺内酯可使电解质平衡,防止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心衰患者猝死,本文就螺内酯治疗慢性中重度心衰方面进行疗效观察报告。

1.治疗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后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I-IV级)患者,排除标准:1.用药前血钾大于5.0mol/L,血肌酐大于2.0mg/dL(177mmol/L);2有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3.不愿参加临床监测者。共观察272例,其中男145例,女127例,年龄45-85岁(平均65岁±5.6岁),实验时随机将其平均划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病龄及生活环境上无明显差别,具有较强可比性,可参与比较。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常规的(ACEI+噻嗪类利尿剂+地高辛)基础上给予螺内酯20mg/d,对照组常规(ACEI+噻嗪类利尿剂+地高辛)治疗1年,对患者的E4A,肾功能、心脏彩超(心功能)定期进行监测,用药期间必须密切随访血钾和心电图,及时询问患者胸闷、心悸、气促活动耐受力、下肢水肿情况,并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患者饮食中的盐、油脂等严格控制,对情绪进行监管,避免其过度情绪激动。

1.3疗效标准:好转:气促、疲乏、液体潴留症状改善,活动耐受力、生活质量提高,左室射血分数(EF值)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降低,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短阵室速,阵法室速)发生人数减少,死亡人数猝死发生人数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善,左室射血分数(EF值)无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无降低,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短阵室速,阵法室速)发生人数无减少,死亡人数猝死发生人数无减少。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17.0进行分析,组间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经治疗后,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的(EF)和(LV)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的(EF)高于对照组,(LV)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短阵室速,阵法室速)发生人数:实验组40人,对照组60人见表2。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p<0.05,样本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研究醛固酮病理、生理作用,认为醛固酮作为神经激素细胞因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抑制迷走神经,加快心率,能加重心肌损伤,使心血管重构,恶化心衰的病理过程,损伤心血管内皮,减少内皮的NO含量。螺内酯因能阻断醛固酮的效应,可进一步抗心肌、血管间质纤维化,预防心血管重构,抑制心衰患者RAAS的作用,改善内皮功能[1],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螺内酯能保K+、保Mg2+、排Na+,防止心衰患者电解质紊乱发生,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而使猝死发生减少。临床观察显示:实验组因加用了醛固酮拮抗剂治疗6月至1年后,患者EF值明显提高,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人数减少,死亡人数减少,患者的心率与CRP较对照组下降,而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形成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2]。“2001欧洲心力衰竭治疗指南”明确指出NYHAⅢ-Ⅳ级的患者在应用ACEI和利尿剂的基础上,推荐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提高生存率,2012ESC心力衰竭指南将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推荐用于心功能II级患者,证据主要来自EMPHASIS-HF研究,均体现了醛固酮拮抗剂临床治疗慢性心衰的价值。

总之,螺内酯治疗慢性中重度心衰有良好疗效,可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减少患者死亡的危险,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StruthersAD.PathophysiogyofalcposteroneandisantaponistsFandarnClinPharmacol2000.14:549-552

[2]胡怡,刘立旻等;醛固酮拮抗剂对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8,5:1332-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