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心论治消渴之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从肝心论治消渴之体会

杨礼苏

杨礼苏(贵州省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556000)

【摘要】消渴是因禀赋不足、五脏虚弱、饮食不洁、情志失调等引起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廋、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其病理变化主要为阴虚燥热。历代医家乃至迄今,大多从肺,胃、肾及上、中、下三焦辨证,多以肺燥、胃热为消渴之标,肾虚为其之本。如清陈士铎在《石室密录·内伤门》中曰:"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上述理论业以成为共识。当代医家在继承前说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肝郁热为消渴病之始因,热郁化燥伤津为消渴病的主要病理变化,累及肺、胃、肾等脏腑为消渴病演变的必然结局。

【关键词】心肝郁热;消渴病【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104-021

消渴的病症及消渴产生的原因消渴是因禀赋不足、五脏虚弱、饮食不洁、情志失调等引起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廋、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其病理变化主要为阴虚燥热。历代医家乃至迄今,大多从肺,胃、肾及上、中、下三焦辨证,多以肺燥、胃热为消渴之标,肾虚为其之本。如清陈士铎在《石室密录·内伤门》中曰:“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上述理论业以成为共识。当代医家在继承前说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肝郁热为消渴病之始因,热郁化燥伤津为消渴病的主要病理变化,累及肺、胃、肾等脏腑为消渴病演变的必然结局。

消渴在《内经》中称"消瘅",依据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而有"消渴"、"鬲消"、"肺消"、"消中"之异。在发病机制方面,强调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积热伤津;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为消渴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灵枢·五变》中明确地指出了"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并进一步指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肺脆、肝脆、脾脆、肾脆,则俱善病消渴易伤。然《内经》中除强调上述发病因素外,尙指出了情志失调,心肝郁热,亦可发生消渴之说。如《灵枢·五变》中早已言明:"其心刚,刚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饥,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素问·气厥论篇》"亦提出:"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实为消渴从心肝论治之先河,后世医家延伸其义者,更不乏其人。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将消渴列为厥阴病提纲中的主证之首,"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景岳全书·三消干渴篇》亦曰"上焦渴,是心火刑金所致,宜降火清金。","消之病……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清黄元御在《四圣心源·消渴》中说:"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为表里……风木之性专欲疏泄……疏泄不遂……则相火失其蜇藏。"清郑钦安在《医学真传·三消症起于何因》中也认为"消症生于厥阴风主气,盖以厥阴下水而上火,风火相煽,故发生消渴诸症"。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肝风厥阳,上冲眩晕,犯胃为消。"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主闭藏者肾也,习疏泄者肝也,而脏皆有相火,而其上系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而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相火易起,五脏厥阳之火相煽,则妄动矣。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提出了火的妄动,煎熬真阴是阴虚燥热的发病原因。

心主神明,为君火,肝藏魂,内寄相火,倘若七情失调,心神受扰,或肝气抑郁,郁久化热化火,心火、肝火刑金,肺阴被灼,耗伤津液,故见口渴多饮。心肝与脾胃关系至为密切,火能生土,木能克土,故心肝罹病每每累及脾胃。若心火偏旺,母病及子,可致胃火炽盛;肝气怫郁既久,亦可移热于胃,胃火偏盛,则见消谷善饥。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说:"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尿频量多之缘由,亦因心肝火旺所致,心肝之火刑金,使肺虚不能制约于下,此其一也;肝气郁结,疏泄失司,水津敷布代谢紊乱,此其二也;心肝火旺,肝肾同源,子病及母,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火偏旺下竭肾水亦可致肾水亏损,水不化气,气虚失摄,此其三也。

2从心肝论治消渴在治疗消渴方面也不乏从心肝论治者,如明代医家楼英《医学纲目》曰:"上消者……心火旺则肺金受邪……泻心火之亢盛,是其本也。"《景岳全书》指出:"上焦渴是心火刑金所致,宜降火清金。"肝主疏泄,五脏气机之通畅和调,多有赖于肝脏的条达正常,故为脏腑升降出入之枢机,又肝脏体阴用阳,"体阴"谓以藏阴血为其物质基础,"用阳"指肝的作用却以阳气亢盛为主要表现,阴阳互生互根,消长转化,对立统一维持平衡,阴阳失调,百病乃生。肝性喜条达,最忌抑郁,而人之工作生活中,都有七情六欲,情怀不畅之时,病后无有不为之忧虑,消渴为病罹患终身,肝气郁结日久则有化火生热之趋势,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因此,也是立清肝之法的依据之一。

3临床资料笔者通过精读细研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常运用上法辨证施药,收效颇著。现病例举隅如下。

3.1例1:王某某,女,48岁,消渴病史2年,最近常因生活琐事与家人怄气,情绪低落或心烦易怒,善太息,口苦口干喜饮,纳食可,夜寐多梦,时有胁肋隐痛不适,头晕目眩,小便量多,夜尿频。苔薄黄少津,舌质红,脉弦细数。证属心肝郁热,燥热伤津,治以清肝泻心,滋阴润燥。自拟方:黄连3g,栀子9g,百合9g,知母9g,天花粉12g,生地12柴胡9g,丹参9g,枸杞子12g,天麻9g,法半夏9g,白术9g,水煎内服,7剂。

复诊:口苦口干减轻,夜寐改善,胁肋隐痛不适好转,头晕明显缓解,苔薄黄质红,脉弦细数。守上方加麦冬12g,续服14剂后,消渴症候明显减轻。

按语:消渴病机大多医家认为肺燥、胃热、肾虚为主,也以清肺,泄胃,补肾,滋阴润燥为其要旨指导治疗。但临床实践中,心肝为始动因素终成消渴者也不在少数,本案患者因与家人怄气,情绪不稳致使肝气郁结,疏泄失司,心肝郁热而消灼肺金,或水火不济,心肾失交。方中黄连、栀子为君药均未苦寒之品。

3.2例2:贺某某,女,68岁。消渴病史11年,胸痹病史5年,症见头晕目眩,胸闷,心悸,气短,纳差,口微渴,小便不多,大便干结,数日1解,手足发麻,舌淡暗红,苔薄黄,脉弦细。证属肾精亏虚,风阳上扰,痰瘀阻络。治以滋补肝肾,平肝潜阳,化痰祛瘀。自拟方:天麻10g,钩藤10g,刺蒺藜10g,生地15g,山萸肉10g,山药10g,丹参15g,茯苓10g,泽泻10g,全栝楼15g,天花粉20g,石决明20g,百合20g,知母10g,黄连5g,水煎内服,10剂。

复诊:头晕目眩已不著,无心悸,劳累后稍胸闷,纳食增加,口微干,大便行1次/d,舌淡暗红,苔薄黄,脉弦细。续上方泽泻5g,余药不变,10剂继服收功。

按语:患者病情复杂,然肾精气亏损则无不同,所异者,①为燥热偏盛;②为肝阳上亢;③为心之脉络瘀阻;④为脑中精髓亏少。治疗均以补肾益精为主,对证论治。

4结论消渴及兼证从肝心立论,以清肝泻心佐滋阴润燥法,组方多由黄连,黄芩,栀子,柴胡,生地,知母,百合,天花粉等组成。该方苦寒、甘寒并用,清火滋阴兼顾,苦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清肝泻心、滋阴润燥之功。用于消渴病"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时尤为适宜。

参考文献[1]清·陈士铎.石室密录·内伤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唐·王冰.内经·素问·奇病论、气厥论篇.内经·灵枢·五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汉·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明·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5]清·黄元御.四圣心源·消渴[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6]清·郑钦安.医学真传·三消症起何因[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8]明·楼英.医学纲目[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