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基业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21)
摘要:本文主要以沧浪新城景观绿化项目为例,介绍了植栽设计如何从景观概念方案步步演化到植物风格定位、景观效果、空间层次、品种选择的方法和步骤,阐述了植物设计与景观概念方案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植物的特性与意格表现出概念设计所期望的场所特征及景与境。
关键词:植物概念设计;沧浪新城;设计过程
前言
沧浪新城位于苏州古城的西南角,北依古城,南临石湖景区,东接吴中区,西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南与国际教育园区为邻,规划面积5.06万平方公里,建设用地4.67万平方公里。沧浪新城地理环境优越,历史文化悠久,上方山、京杭古运河至西向东流经新城。
1项目简介
1.1项目设计背景
沧浪新城运河以北的市政道路、河道、绿化景观以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运河以南地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基本完成,为更好的配合沧浪新城运河以南地块的开发与建设,提升运河南岸的绿化景观效果,运河以南景观绿化建设工程由此开展设计招标。
1.2设计范围和区位
景观绿化设计范围:北至京杭大运河,东、西、南至沧浪新城南部边界范围内的全部绿化用地。绿化类型包括道路绿化、街头绿地、防护绿地等。
沧浪新城运河以南景观绿化项目涵盖了地块周边道路绿化、广场景观绿化、小品、雕塑等。运河以南地块开发功能多样,以高架桥为界,东南地块将建成屠宰场、批发市场、污水泵站等;西南地块开发建设主要以创业区商务酒店、居民住宅为主,运河两岸将建设一座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景观步行桥,与北侧世茂广场相连,连接运河南北地块,形成从上方山楞伽塔到瑞光塔的视线走廊。
1.3设计要求
本次景观绿化设计的相应绿化指标必须符合《沧浪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优化》的要求,绿化景观设计方案能结合整体地块的功能定位,充分考虑地块所处的优越地理环境、特有的古老新郭历史文化,依据不同地块的开发要求,对运河以南景观、道路绿化、雕塑、小品、管理用房等绿化综合要素提出设计要求。
1.4设计目的
(1)本次规划目的在于通过景观绿化设计提升城市环境,保护京杭大运河生态绿化景观、打造沧浪新城核心区南侧城市景观、整合各地块环境;(2)打造高标准的滨河城市功能区,形成独具魅力与活力的城市特色风貌景观;(3)景观设计方案具有较强可实施性,能够为项目提供系统性、框架性的指引。
2景观整体设计构思
总体概念:国际城市、田园生活;
愿景与目标:创造一个现代、时尚、生态的新苏州城市典范。
2.1设计的原则
(1)结合规划及其用地属性要求
《沧浪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优化》是沧浪新城整体的前期规划,首先,景观设计绿化指标必须满足规划要求;其次,景观设计方案必须结合场地内各个地块的功能定位,基地内用地规划属性繁杂,必须根据就近的用地做出相应丰富的景观设计,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讲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场地整体空间特点是呈狭长的线形绿地,与道路建筑等关系紧密,并与规划商业地块有渗透穿插关系。
(2)结合现状,发掘并延续历史文脉
创造独具历史、地域、人文特色,与上方山、石湖风景区及京杭大运河相融合,体现时代感、满足功能性,并做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空间。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楞伽塔是场地内重要的视线中心,充分利用该特点,形成景观视线与上方山山、塔遥相呼应,古今对话的景、境与情。
京杭古运河从古至今几经易道,现在的运河与沿岸景观是隔绝与封闭的,河与城不再像历史上清明上河图描绘的那般关系紧密,但仍发挥着重要的航运作用,如何使运河再次与沿岸产生良好的联系与互动,是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3)遵循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沧浪新城的历史、文化在今天现代的生活中,需满足现代的功能,需要结合新的景观设计表达形式,传统与现代的材料相结合,打造“外表时尚,内心保守”的沧浪新城,传达此时此地现代的闲适意境。
2.2设计布局与定位
依照以上设计原则并结合现场、规划进行推理及分析,最终得出设计的分区、定位及风格,本文侧重植物景观,在此不加赘述,得出结论如下图:
(1)西区-商业、人文、滨水休闲
西区设计特色在于融商业、人文、滨水、生态多种景观形式为一体,通过将文化轴线与商业休闲景观相结合、崇尚亲水与滨水休闲景观相结合、自然生态与生活休闲景观相结合,着力打造运河以南景观门户。
(2)中区-自然、生态
中区景观设计结合友新高架桥和友新路,以自然、生态为特色,以防护为主要功能,塑造繁华的城市中心穿行景象。新城友新路出入口以特色水景、景观灯柱及标志性的艺术品给市民、访客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
(3)东区-功能化、人性化、舒适
东区场地功能性强,设计时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对屠宰场、变电站等处,利用植物营造绿色屏障,减少场所给人造成的不适感。在农贸市场南北两侧设置更多公共滨水空间,分散人流,营造一个通透、明快的人性化空间。
设计区块定位:将场内几个区块分别定义为翡翠项链,魅力滨水,活力商务,人文运河,生态田园及绿色廊道六大特色区块。
3植物景观的构思与设计
绿化是整体景观设计的延续,是景观设计表达的重要手段及材料,景观的设计空间及风格、定位决定了植物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和材料表达空间与风格,其与硬景材料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一致的。
3.1行道树设计
整个沧浪新城运河段的设计范围基本为建筑红线以外的市政道路及滨水景观,所以道路系统的行道树设计是整个区域道路绿化设计的一个重要系统。
总体原则: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与道路的建设标准与周围环境相统一,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营造欢快、明亮、具有区域特色的道路景观,见图2。
(1)银杏:树体挺拔,主干通直,叶形古雅,春夏翠绿,深秋金黄,营造现代都市明快的道路景观氛围。
(2)女贞:连接风景区与商住区的道路,以女贞自然的树形以及翠绿的颜色,形成地方特色,打造一条通往石湖景区的入口绿荫长廊。
(3)柳树:沿人行道线性分布,人行道边缘则以自然有机的形式结合草坡布置,其蓬松、轻柔的姿态,与体现自然、田园的韵律感的相融合,营造流畅、放松的氛围。
(4)香樟:乡土阔叶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提升空气质量,减少高架周围的噪音污染,营造绿色、舒适的氛围。
(5)合欢:树冠开阔,叶形雅致,盛夏绒花满树,似含羞的少女绽开的红唇,缓解周围屠宰场、农贸市场带来的压抑与紧张感,形成轻柔、舒展的气氛。
(6)鹅掌楸:树干端直、树姿雄伟,叶形奇特,花淡雅美丽,秋叶金黄,形成欢快、明亮的道路特征,成为连接吴中区的一条有特色的重要城市次干道。
3.2景观区带及节点设计
(1)京杭运河风光带-通透、明快、节奏、层次以落叶、色叶树和开花小乔木为主,通过节奏和季相的变化,形成通透、明快,充满活力感的运河观光带。运河草滩、浅水处以大片置石点缀芒草、湿生类植物,丰富滨水景观。
树木特征:高大落叶乔木为主,点缀观花、观叶树种;灌木特征:有变化的灌木绿篱,色彩丰富、有活力的各色地被,局部分布水生植物。
(2)商业特色休闲区-整齐、现代、简洁、秩序在景观步行桥一带种植特色树种榉树树阵,配以大桂花树、黄连木等点景树,营造简洁现代的景观氛围。
树木特征:简洁、现代,极具观赏性的树种,与商业氛围相融合;
灌木特征:花叶精致优雅的灌木,白、蓝等冷色调宿根地被为主。
(3)滨水绿地林带-自然、干净、疏朗
在基地东西两侧和规三、规四河沿岸以枫杨、苦楝、乌桕、碧桃等树种为主,开放自然形态的树冠形式搭配夏季串串的果实,颇具野趣。
树木特征:以乡土树种为主、注重植物自然形态;
灌木特征:常绿类灌木为主,增加冬季观果类灌木。
(4)滨河自然田园区-自然、田园、蓬松、轻柔基地南侧新郭港河沿岸植物采用自然式种植,以蓬松柔软的旱柳为主,疏散透气,可临河远眺上方山、寄情山水间,感受山脚下的一份淡然和闲逸。
树木特征:自然树林式种植,蓬松轻柔形态树种,成片竹类,观果类树种体现田园之趣,局部点缀色叶树种;
灌木特征:以暖色宿根地被为主,体现秋季之境,景石组合富有野趣的观赏草和宿根菊类。
(5)疏林艺术草坪区-自由、轻松、绿荫酒店前设置大片草坪,稀疏点缀以合欢、三角枫等枝叶繁茂的乔木和玉兰、琼花观花树种,春天嫣红嫩绿、夏天阳光璀璨、秋天枫红似火、冬天银白萧索并强调人的参与性,创造一种人与自然相融的氛围。
树木特征:伞形树冠,成片有机组合栽植,焦点处点景树的孤植或三两群植;
灌木特征:大面积的草坪,成丛状灌木形态、成片状组团围边种植。
(6)桥下生态防护区-背景郁密、通行疏朗,近高架桥处树木郁密、减弱高架带来的压迫感,辅以开花小乔木和花灌木,形成隔而不阻的景观效果,道路车流通行处则疏朗、自然。
树木特征:高大落叶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混合,形成高低起伏的林冠线;
灌木特征:常绿类灌木为主,混合紫色、红色等色块类耐阴灌木。
(7)门户特色印象区:友新路道路交叉口两侧以柳树为主,搭配特色树种日本早樱、鸡爪槭等增强门户感。
(8)南入口特色树阵:在通往石湖景区入口的道路交叉口,种植蕴含典故的苦槠树阵,体现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增添基地人文底蕴。
3.3植栽框架及系统
将以上各个区域的风格定位、季相呈现、空间组成、树种选择等进行梳理和归纳,最终整理为如下表格,可作为扩初阶段的绿化种植指导原则,在项目较大,参与人员较多时,此表是很重要的绿化种植设计指导表(表1),可保证深化阶段始终围绕最初的设计思路进行,乔木和灌木的品种主要根据设计需要的植物特征而进行选择。
4结语
4.1植栽设计阶段
景观的植物设计一定是在设计方案的前期就参与进去,或者做整体方案的设计师一定要至少懂植物,因为植物设计也是层层推导,步步演绎来的,并非可以直接在施工图阶段天马行空,随意栽植。最初的植物定位、空间、风格一定是在完全理解设计的前提下才能深入思考进行的。本质上,植物仅仅是景观设计表达的一个相对专业的材料和元素,其定位与风格应该是在设计初期阶段与硬质景观、灯光、雕塑等一起酝酿,思考的,但遗憾的是,现在多数植栽的考虑或设计只限于在施工图阶段的cad图纸表达,在方案设计阶段缺乏系统的表现。
4.2植物设计内涵
作为景观设计重要的一个方面,植物设计需要根据植物特有的习性、姿态、色彩、香味、质感、季相等进行植物材料的有机组合与景观空间的营造。更要穿过其物质表象,挖掘植物的精神形态、文化内涵,根据设计想要表达的意境,选择、整合具有相同意格与精神特性的植物,传递出设计所需要传达的场地特征,场所精神。
4.3植物设计与表达
地形与绿化:做绿化的前提是把景观、标高都在头脑中理清楚,然后心里才有底。就像裁缝,先清楚顾客的尺寸,才知道在哪里如何收和放。植栽与地形的关系很密切,若有可能,画地形的时候考虑植栽,画植栽时跟随地形。
图纸与空间(二维与三维):要知道植栽平面图纸所表达出来的立体空间效果。如果不能在头脑中形成二位图纸到三维空间的立体转换思维过程,则需要借助软件帮助建立视觉到空间的转化过程。
空间与时间(三维到四维):植物与硬质景观最大的区别与特点在于植物是活的,有生命和四季变化,且始终生长变化的,并有其自身的生长习性及环境要求。
图纸与现场:植栽的设计图纸是基础,但完全按图施工的项目未必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现场调整也是必须完善的过程,除非图纸是百分百的完美,植物材料百分百的符合设想及定义的标准。
4.4感慨和遗憾
市政道路和景观绿化的设计与施工是前后两个过程,竣工完成的市政道路对绿化的形式,行道树的规格选择,种植实施的条件限制较大,难以成就最初设计行道树与道路绿化完全融合、自然式的绿化形式,希望以后市政与景观设计之间能找到一个更好结合的方式。
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业主是整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虽然我们设计方很多次的去现场,发传真与监理方一致要求施工方抓质量,整改细节,但因为业主的不强调和重视,有很多节点处的植物甚至没有种植,致使项目施工完成后缺乏细节与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