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400例

/ 1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400例

强新民

强新民(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教研室甘肃平凉744000)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6-0431-01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电针

1986年1月至2009年6月,笔者用电针治疗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40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400例病人均在门诊观察治疗,男580例,女720例;最小年龄6岁,最大年龄70岁,15~30岁最多见。病程最短3天,最长半年,大部分病例2周左右。

1.2病例选择本组病例经西医神经内科、脑神经外科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传统中医面瘫一病。临床表现:突然发生一侧面部板滞或松弛,不能作蹙额、邹眉、鼓颊等动作,口角歪向健侧,病侧露睛,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

1.3治疗方法取穴:病侧阳白、太阳、颧髎、下关、地仓、颊车;合谷双侧同取;重症加病侧翳风;高血压者加双侧太冲;低血压、贫血、产后及体弱者加双侧足三里;自汗者加双侧复溜。操作方法:每一组输出为两根输出导线,两穴针柄各连接一根输出导线,阳白与太阳为一组;颧髎与下关为一组;地仓与颊车为一组;输出脉冲刺激量的大小以病人能承受为度。其它穴位的针法:翳风用平补平泻手法;合谷、太冲用泻法;足三里、复溜用补法。脉冲刺激和手法刺激均留针15~20分钟,每天治疗1次,1周为1疗程。器械:针灸针(苏州、南京、西安、银川等医疗器械厂生产);BT701-A、B型电麻仪、G6805-1、2型治疗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厂制造)。

2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痊愈:经电针治疗后,面部肌肉肌张力如同健侧,能随意作蹙额、邹眉、鼓颊等动作,两侧额纹、睑裂、口角及鼻唇沟对称,面部无不适感。显效:面部各种临床表现均有明显减轻。好转:口角喎斜及额纹已恢复,面部无不适感,但有意作鼓颊、收提口角及邹眉时,仍有轻微口眼喎斜。无效:电针治疗7个疗程以上,与病初表现一样为无效。

2.2如图

表1

表2

3典型病例

例1:王某,女,19岁,学生。突发口眼喎斜5天。5日前晨起时,自觉右侧面部强硬不适,漱口漏水,同学观其口眼喎斜。随即在校医室就诊数日,并建议针灸治疗,观其口角歪向左侧,右侧露睛、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不能作蹙额、邹眉、鼓颊等动作。取穴:①阳白与太阳;②颧髎与下关;③地仓与颊车。以上3组腧穴用电针脉冲刺激,合谷双侧同取,用泻法。每次留针20分钟,治疗17天痊愈。面部体征全部消失,无不适感。

例2:李某,女,30岁,公司职员。口眼喎斜1月。患者自诉1年前曾患过口眼喎斜,经输液、服中药及针灸2月痊愈。本次产后1月,突然发生面瘫,口眼喎斜与前次患病表现相同,兼见自汗,面白无华,四肢倦怠,纳少,眼差。在某院输液、服中药及针灸50天,稍有好转,但康复较慢,患者停用前种治法,前来诊治,用电针治疗:取①阳白与太阳;②颧髎与下关;③地仓与颊车。以上3组腧穴用电针脉冲刺激;患侧翳风用平补平泻法、双侧合谷用泻法。双侧复溜、足三里用补法。共治疗4周痊愈。治疗其间配服归脾丸3瓶,半年后随访身体健康。

4体会

电针疗法具有良性双向的调节作用,利用电针脉冲刺激,使患病部位麻痹的神经兴奋性增高,达到康复作用。所用器械安全、操作简便、刺激均匀、持久,适应证广泛、疗效可靠。自建国以来,已被针灸临床、教学及科研广泛运用,电针疗法的运用,无论从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成功的,已受到广大针灸工作者的认可。特别是对各系统、各脏器、各部位功能失调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5.

[2]上海中医学院编.针灸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