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总校龙门学校甘肃金昌7371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从分析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和转化和减少“学困生”的基本途径两方面浅谈笔者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8-083-01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往往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家庭温暖的缺失以及升学压力等因素,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很容易成为“学困生”。这些学生虽然为数不多,但由于他们跟不上班集体的整体要求,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作为老师,在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观念,以“一个不能少”为目标,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育人环境,强化学困生转化工作。
初中化学是启蒙教学,其重要内容是基础化学理论和基础元素化学,其特点是知识点广而多,需要靠一定的记忆,因而很多学生会逐渐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沦落为化学学科的学困生。然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中学化学教学法、教育心理学,认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1.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1.1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学困生的成因,固然有其自身的智力、疾病等先天素质因素;有其兴趣、动机、习惯等人格因素;有其学校、家庭对学困生不够重视所产生的各种消极环境因素等等。
(1)家庭教育有严重缺陷。
有的家长严重忽视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完全忘记了“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是过分溺爱、百般呵护,就是严加管教,大声训斥,稍有过错,便是责骂甚至体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还有的家长品行不端,父母沾有酗酒、赌博、偷盗、吸毒等恶习,或夫妻不和闹离婚,致使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和应有的家庭温暖,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
(2)不良社会环境影响。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些消极因素,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社会思潮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必然会影响一部分学生,致使他们偏离健康成长的道路。许多事例还证明,一个厌学、逃学的学生背后往往有几个或一伙不三不四的小青年。这都说明了净化社会空气、优化教育外部环境的重要性。
(3)学校教育方法不当。
在教学中以至整个学校生活中,一些教师批评不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或教师态度冷漠,缺乏应有的同情心,使学生惊慌失措,良知变得迟钝麻木,丧失了对情感、对知识的感受性。但是他们也有自尊,希望自己的成绩一天天好起来。于是,在学习上出现了种种焦虑情形。他们比别人更担心学习,在学习成绩不好时总是提心吊胆,在考试成绩不好时,他们心里总感到不快,担心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1.2学困生的表现特点。
经笔者的大量的调查发现,造成化学学习差的主要因素并非是先天素质。这类学生普遍存在下列特点:家庭经济尚好,饮食无规律,甚至在课堂上会随意吃零食或喝饮料;学习效率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想学、不会学、学不好;学习习惯差,一般在课堂上都不做笔记、开小差打瞌睡,无法独立完成作业,经常抄袭甚至不交作业;人生无目标、贪图玩乐、缺少内驱力;有一定的热情和激情,但难以持久,无耐心和信心等等。
2.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2.1营造融洽的情感氛围建立师生友谊,帮助学困生的转化。
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无不希望每位学生都是优等生,学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师的重视。学困生由于长期的没被提问或谈话,甚至他在故意的犯错而你不予理睬,他会想到自己被冷落、被歧视,慢慢地就“拒绝学习”。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一切”。教师对这类学生更应重视,主动施爱。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关键是教师要对学生“施爱”,甚至要倾注全身心的爱。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困生来回答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哪怕答案“牛头不对马嘴”,也要耐心听取,明确指出错在哪里,让他有下次回答的机会;如果答案是可以的,就要当堂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积极调动学困生的活跃气氛,让课堂教学能紧紧扣住学困生的心弦。课后经常找他们谈心,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生活。通过我们的真诚打动他们,帮助他们。
2.2通过丰富的化学实验激发求知欲望,诱导学困生的转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应该是具有鲜明、生动、新奇、有趣等特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地利用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困生的兴趣,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望。
2.3引用现实的生活常识触动学习兴趣,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在新教材中,已经编入了很多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常识。我们不能够仅仅以考试为中心,分数为目标,脱离了生活,忽视了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应该面向社会生活,让学困生利用生活中已知的经验知识,来对照与所学的化学知识,再运用知识原理分析、解析它,让其体会到学以致用,其乐无穷,触动他们学好化学。
2.4实现可行的逐步目标培养其自信心,突破学困生的转化。
在现实化学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对学困生以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学习的成败。学困生之所以困难,是在学习中,失败的经历太多太多所造成的。成绩低下的学生,大量感受失败,加之受到家长的指责,而导致自信心的丧失。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引导学困生具有适合于自身能力的要求水准。
在每一次化学测试前,让每一位学困生为自己先预计一个分数,原来成绩尚可以的学生应该定在70、80或更高的分数作为他们的要求水准,原来成绩差的学生应该定在适合他们自己的40、50或60以上的分数作为他们的要求水准。然后,让他们通过努力复习去争取达到要求水准。如果达到了要求水准以上的成绩,就是成功。在此,要求水准过高会出现失败,要求水准过低太容易达到也不算成功。对学困生必须逐步提高要求水准,逐步实现目标,使这类学困生感到有成就感,尝到成功的喜悦,慢慢地突破低分的困惑。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此,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更需要有爱心和耐心。时刻关注学困生,鼓励学困生,让每一位学困生都能互动起来,逐步提高学习成绩,最终缩小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差距和比例,从而真正推动全面素责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淑梅.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4(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