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睡眠障碍临床表现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老年人睡眠障碍临床表现及护理

崔英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本文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其危害、原因做了系统性介绍,对老年人的睡眠护理做了重点分析,对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护理提供了指导,帮助老年人改善睡眠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睡眠障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253-02

睡眠障碍会可使人焦虑、烦躁,持续发展易引起人体免疫功能下降,进而诱发一些列疾病,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据调查,60岁老年群体睡眠疾病的发病率更是高达57%[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采取积极的护理改善老年人睡眠障碍,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极其重要。

1.睡眠障碍定义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如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睡行症等,其中以失眠最为常见[2]。

2.老年人睡眠障碍临床表现

人们对老年人睡眠往往有一种偏见,即老年人就是睡眠少,实际上老年人睡眠生理规律发生了变化,睡眠需求并没有减少。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深度睡眠能力减退,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困难、次日疲乏等[3]。老年人睡眠障碍是睡眠深度能力减退的临床表现:(1)夜间敏感性增高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觉醒频繁,睡眠维持困难,睡眠断断续续;(2)白天精力不充沛,常需要通过打盹补觉,睡眠过多甚至嗜睡;(3)睡眠规律改变;(4)早睡早醒,入睡困难;(5)睡眠时间缩短,深睡眠期减少。具备以下四个特诊可诊断为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睡眠时间少于5h。

3.睡眠障碍对老年人的危害

长期反复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人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主要影响如下:(1)生活质量下降:睡眠障碍导致患者日间功能缺陷,患者经常感到昏昏沉沉,疲乏无力,头昏耳鸣,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甚至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2)原发疾病加重:患者原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因为睡眠障碍导致疾病复发甚至危及生命;(3)诱发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抑郁症、痴呆症等慢性疾病;(4)机体免疫力下降:长期睡眠障碍会使神经系统紊乱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引发感冒。

4.导致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常见因素

4.1生理因素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老年人睡眠生理规律发生了变化[4]。

4.2疾病

疾病引起疼痛不适、咳嗽气喘、皮肤瘙痒、尿急尿频、强迫体位、活动受限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经科疾病(如帕金森病、抑郁、焦虑)等均可导致睡眠障碍[5]。

4.3心理社会因素

老年人与子孙后代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差异矛盾更为突出,部分老人会因社会角色的转变得心情压抑、苦闷,从而引起失眠。

4.4重大事件影响

丧偶、丧子(女)、生病、意外伤害等,严重影响到老人日常生活和精神变化,非常容易导致失眠[6]。

4.5药物因素

不合理的服用药物或药物自身副作用,如降压药、改善脑代谢、益智等药物可提高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睡前服用利尿剂可增加夜尿次数影响睡眠。长期服用单一的镇静、催眠药会产生依赖,出现顽固性睡眠障碍。

4.6睡眠卫生不良

有的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无规律,睡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吸烟、饮酒等。

4.7环境因素

乘坐汽车、轮船、飞机环境的变化导致的睡眠不足[7]。

5.老年人睡眠障碍治疗

睡眠障碍治疗的目的有:(1)改善睡眠质量;(2)恢复社会功能;(3)减少或消除睡眠障碍的相关疾病风险;(4)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

5.1药物治疗

对老年睡眠障碍的患者,原则上尽量不使用催眠药物。只有对严重失眠已经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才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适量地应用催眠药物。

5.2中医治疗

常见针灸、按摩、药枕等调节气血,达到改善睡眠。

5.3查找并治疗诱发睡眠障碍的原发病

积极治疗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发疾病,减少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6.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护理

6.1心理护理

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保健和相关健康知识教育,提高老年人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做到遇事不惊、遇挫不怒、心宽体健、安度晚年。对患者进行睡眠卫生教育,纠正患者在睡眠认知上的偏差,教育其消除恐惧,不以睡眠时间多少作为评价睡眠好坏的唯一标准,不将失眠与健康状况下降联系在一起等。消除患者对失眠的过分恐惧和药物依赖心理,帮助患者寻找并纠正对睡眠的错误认知观念,避免为改善失眠而采取的不适当行为,提高健康意识和睡眠质量。维护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他们的作用,遇事多商量,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关心老人,创造和谐的氛围,帮助患者顺利度过睡眠障碍心理危机期,重新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6.2睡眠习惯养成

与患者制订活动-休息-睡眠时间表,建立合理的睡眠-觉醒节律。睡前要少饮水,排尽大小便。上床前温水洗脸、热水泡脚,做一些足底按摩等。可少饮一些热牛奶,有利于入睡。睡前可适当散散步或听一会轻音乐,放松一下神经。

6.3不良睡眠卫生习惯的干预

帮助患者寻找或分析不良睡眠习惯产生的原因,如睡眠时间无规律、午睡时间过长、睡前饮酒、咖啡、茶及吸烟,睡前从事易兴奋的活动等,要用科学依据进行纠正。睡前不要吃的过饱、不喝咖啡和浓茶、不看惊险的书籍、影视节目,也不要戴“手表”、“假牙”和手机等物品睡觉。

6.4饮食护理

饭菜口味合适,多食水果、蔬菜,适宜补充瘦肉、鸡蛋等。睡前吃一点苹果、香蕉、橘、橙、梨等含有芳香味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的水果。

6.5适当互动增加体育锻炼

安排老年人制定适当的日间活动,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爬楼梯、打太极拳、做保健操、家务劳动及社会交往等。

6.6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

睡眠时睡姿要舒展,全身肌肉尽量放松,保持气血通畅,呼吸自然平和。睡眠以屈膝右侧卧位为佳,可有利于肌肉组织松弛,消除疲劳,帮助胃中食物朝十二指肠方向推动,还能避免心脏受压,侧卧过久,可调换为仰卧。

6.7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良好的睡眠需要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睡眠环境。卧室保持光线黑暗,室内温度不宜过冷过热,湿度不宜过高过低。睡前开窗通气,让室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避免睡软床和棕绳床,以较硬的席梦思床和木板床为宜,床上垫的褥子厚薄要适中,被子、床单均须整洁,枕头软硬、高度和弹性宜适度,使人感到舒适。

7.讨论

对老年人的睡眠障碍问题药物治疗不能作为长期治疗的手段,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睡眠障碍的专业理论和护理技能,指导老年人树立健康睡眠意识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睡眠障碍治疗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舜伟.第一届国际睡眠障碍论坛简介[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5):474-475.

[2]王佩君,冯永铭,丁士炬.护理干预在老年睡眠障碍治疗中的作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8):946-948.

[3]李志彬.住院老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J].广西医学,2004,26(10):1518-1519.

[4]Doghramjik.Theepidemiologyanddiagnosisofinsomnia[J].AmJManagCare,2006,12(12):214-220.

[5]彭娅.老年睡眠障碍的现状及其护理干预[J].重庆医学,2010,39(9):1165.

[6]罗盛.老年人睡眠障碍的防治[J].保健医苑,2013,(3):12-14.

[7]杨亚娟,蒋珍珍.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其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7,42(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