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网得到了既快又完善的普及,现阶段电能已经应用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电能的依赖越来越高使得传统的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复杂的用电需求。同时,在配电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智能化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构建智能配电网以实现电能的调度。本文从现阶段配电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进行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设的方法,并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探讨了新能源接入后如何更好的进行智能配电网建设。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法
一、引言
电能的出现颠覆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电能也越来越重要。而我国传统的配电网却存在着诸如:技术手段落后、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对我们的供电和用电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因而有必要构建智能配电网进行调度。智能配电网是采用了多种配电新技术,是对传统配电网的全面创新,它将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传统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手段未能跟上时代需求
由于现阶段电能需求的迅速增加,这要求电网公司必须按地区需求进行统一调度方案,对于县级调度机构,需要全面负责本地的配电工作,而基于工作量大的原因,县级的调度技术方案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因而有必要对配电网的抢修和调度控制进行新的建设。
2.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网络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这对工作量逐渐增加的配电业务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机遇,但现阶段在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设中却还没有抓住机遇。笔者认为,配电网应注重网络平台的利用,将营销业务、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等一系列数据都集成于配电网信息管理系统,这将实现高度的数据共享并可以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实时的调度和业务办理。
3.基础功能建设相对落后
由于人们用电的增加,电网普及的速度也十分的快,这使得我国原先的电网设备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用电的需求,在配电网的信息通信方面,经常存在着信号延迟高、信号错误等问题。
4.没有充分考虑新能源的接入
现阶段,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接入逐渐增加,这使得传统的电压控制方案、继电保护方式等不能满足用电的需求。不仅如此,目前的设计模式主要是针对单向能量流设计的,未充分考虑到需要接入双向流的分布式电源。
三、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设方法
1.总体框架的构建
传统的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实现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建设,我们必须重新构建框架,一是使其具有实时监控、馈线自动分析、图模转换等一系列安全功能;二是使其具有计划停电分析、工单保修管理、故障分析判断等电网控制指挥功能;此外,该系统的建设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在各县级地区必须落实到位。
2.配电网调度控制与故障抢修的一体化
该一体化技术的实现主要依赖资源的储存和业务的分区处理机制,它利用数据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进而提高调度和抢修效率。笔者认为,要想实现配电网调度控制和故障抢修的一体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体化建模技术的实现,它是保证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实现的基础,需要借助低、中、高三种网络的拓扑模型;二是智能配电网运行监控工作和抢修工作的同时运行,它的主要思路是对中压设备开展分析。三是对供电可靠性展开全面分析,它有利于检修计划的实施,负荷的转供以及非故障区段供电的恢复等。
3.实现信息的高度集成
由于配电网工作量的增加,在实现配电网调度时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急剧增加,因而现阶段有必要实现用电信息采集与营销管理、UIS、PMS等多个系统的结合,为此,国家有出台了相应的规范如信息交互指标规范、配电自动化信息规范等等。
笔者认为,在将信息集成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这几点,一是配电设备的变更流程信息化,以确保仿真模型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二是要将人工操作标识的电网信息及时发布;三是增加电网数据的查询接口,该查询接口即包含及时信息的查询又包含历史信息的查询;四是增加配电和抢修信息的流转,发布的抢修信息(低、中、高压故障研判结果)和接受的信息(电量测量结果、用户反馈、抢修进度)一定要全面;五是信息系统平台要对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显示,以方便进一步的管理和调度。
四、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1.大数据的采集
传统的配电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能配电网调度系统要有以下功能:一是数据的采集量大,采集的频率相对较低,举例来说,中型的采集系统就有超过二十万的采集点;二是可以实现主站和各种终端的直接通信;三是可以借助各种公网进行数据采集;四是各县级地区的部署模式要实现统一。
针对这样的要求,借助D5000平台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的采集效率高,因而可以解决采集量大的问题,而且也方便了各县级地区的统一化部署。它的每个数据采集子系统都可以进行独立的数据采集工作,也可以独立的完成当地的监控工作,假如某县发生了故障,子系统可以在脱离主系统的情况下实现自我修复,这使得抢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得到很好的提高。
2.馈线自动化技术
要想实现智能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关键就是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建设,近年来,我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却还没有实用化。馈线的终端运行环境是十分恶劣的,因而在馈线的终端位置经常发生漏报或者错报等的问题。笔者认为,未完善馈线终端主要需要以下两个方面的改进:一是对故障信号的详细记录,二是对馈线终端的检测,进而推测可能出现的故障。
天气情况也是影响配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为更好的保证各种天气情况下供电可靠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对故障所在的网络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隔离维修,以减少停电面积;二是在故障维修中出现新故障时,要将两种故障进行结合分析,寻求时间最短、安全最高的方案;三是在恢复供电时,要按照负荷的重要性进行供电,以减少无电状态下的损失。
3.配电网分析应用软件
由于数据量和负荷种类的增加,借助传统的经验进行调度准确性和经济性可能会较差,因而有必要借助配电网应用分析软件对数不胜数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一个最经济、最安全可靠的方案。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借助软件分析可以提高分析数据的覆盖面,从而更有利于情况复杂,面积较大的调度;从时间角度来说,借助软件分析可以对各时间段调度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最终预测出未来需要怎样的调度。
五、新能源接入背景下智能配电网应如何转变
现阶段,科技的发展使得配电网中接入的负荷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而且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也成了一种时代的必然趋势,因而智能配电网的调度必须要根据新能源的接入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1.运行监控方面的调整
对运行监控而言,首先要明确在什么地方有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并对模拟量进行分析,对用电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找出一个安全界限,当电压或电流超过要求时进行调控或警告。
2.馈线自动化技术的调整
新能源的接入使得馈线自动化技术也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在保证馈线负载约束的馈线备用容量最优、停电影响最小和网损最小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故障维修方案。
结束语:
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电能的依赖逐渐增加,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了时代的必然需求,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的配电网调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建设的方法和关键技术,并对现阶段正在发展的分布式新能源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智能配电网的调度给予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环飞,王全兴,王军凯.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5:164-165.
[2]许斌,李博,李晓源.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1:184.
[3]曹迎春.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0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