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职业学院附属中医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的具体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所入选的患者均是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共计5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常规组实施胆囊切除术,引流组实施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法下的治疗效果和表现。结果:在晚期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再住院人数方面的对比,常规组优于引流组(P<0.05)。但引流组在胆囊炎相关死亡、住院总死亡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常规胆囊切除术限制较大,不符合患者病情。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能够有效控制急性感染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高危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65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090-02
对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临床上一直主张采取手术切除治疗,胆囊切除术是主要术式[1]。但是对于某些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包括高龄患者、感染严重患者等,手术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是现阶段临床上采取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其创伤性小,起效快,适合对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的具体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旨在提高高危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恢复患者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所入选的患者均是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共计5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常规组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68.2±2.5)岁。引流组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67.7±1.9)岁。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并不具备差异性,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干预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然后常规消毒,采取头高足低位;在脐下缘行一个长度为1厘米左右的弧形切口,将气腹建立起来,穿刺点位置选取的是腋前线交汇肋弓处下缘、肝圆韧带右侧,然后送入腹腔镜器械深入的探查患者腹腔;完成胆囊三角的解剖和胆囊组织的游离之后,取出胆囊并采用常规方法开展缝合止血操作。术后严密监测测患者生命体征[2]。
引流组患者采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术前行彩超检查,并定位穿刺点,在患者右锁骨到腋前线之间取穿刺点,常规消毒后在超声引导之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直至针头刺入患者胆囊。待胆汁流出后,对外部装置进行固定,固定完成继续推送导管,之后在患者皮肤上将导管固定好,连接无菌引流袋。术毕,定期对患者引流管进行冲洗,保证引流通畅。
1.3评价标准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中手术顺利完成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进行观察和随访,时间为6个月,观察项目为,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相关死亡人数、胆囊炎相关死亡人数、住院总死亡人数、再住院人数[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式治疗后,在手术顺利完成数、早期并发症、手术相关死亡方面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晚期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再住院人数方面的对比,常规组优于引流组(P<0.05)。但引流组在胆囊炎相关死亡、住院总死亡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
项目常规组(29)引流组(29)t/χ2P
手术顺利完成[n(%)]25(86.2)24(82.7)0.1310.716
早期并发症[n(%)]7(24.1)7(24.1)0.0000.000
晚期并发症[n(%)]02(6.8)7.030.002
住院时间(d)10.2±5.521.1±1.89.3690.000
手术相关死亡[n(%)]000.0000.000
胆囊炎相关死亡[n(%)]4(13.7)014.7070.000
住院总死亡[n(%)]7(24.1)2(6.8)11.4550.000
再住院[n(%)]2(6.8)6(20.6)8.0530.004
3.讨论
急性胆囊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较快,对于某些高危患者来说更是如此。从胆囊解剖学上看,胆囊动脉是终末端血管[4],发生炎症后会导致胆囊壁出现钙化,这些钙化会导致细小动脉出现痉挛甚至闭塞,印象胆囊组织血运,造成穿孔和坏疽病变。针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临床上一直主张手术切除,但对于高危患者来说,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以及代谢性疾病,导致手术风险大大增加。所以,应该对此类患者采取另外的治疗方式。
相关研究报道过[5],采取超声引导进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这种方法相比于胆囊切除来说操作简单,定位更佳精准,且效果更佳。本文对这两种方法的研究中发现,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式治疗后,在手术顺利完成数、早期并发症、手术相关死亡方面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术式在操作便利性、危险性方面并无较大差别。而在晚期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再住院人数方面的对比,常规组优于引流组(P<0.05)。这些预示着胆囊切除的便利性,比如说更短的操作时间、一劳永逸的切除方式等。但作为治疗方法,首先还是应该注重临床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引流组在胆囊炎相关死亡、住院总死亡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证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胆囊炎相关症状,避免患者因病情进展死亡。
综上所述,对于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常规胆囊切除术限制较大,不符合患者病情。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能够有效控制急性感染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汲崇亮.高危急性胆囊炎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05):567-568.
[2]朱陈.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老年高危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D].苏州大学,2016.
[3]周福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2):173-174.
[4]陈健.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序贯微创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D].浙江大学,2012.
[5]杨新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随访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