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数学思辨的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1

好玩的数学思辨的课堂

朱宸尘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大溪中心小学322200

摘要:“数学好玩”,这是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赠送给少年数学爱好者的一句话。而如何让“数学好玩”,如何让学生在“玩”中经历数学探究与思辨的过程,感悟数学的独特魅力,就成为我们孜孜追求的目标。本文以“分扣子”一课为例,谈一谈“数学好玩”如何成为好玩的数学。

关键词:数学好玩分扣子教学反思

“分扣子”属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的内容。从数学书上的内容来看,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从笔者的课堂实践来看,学生要完成书上的题目并不难。但是“数学好玩”就是如何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经历数学,感悟数学独特的魅力,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单纯地进行操作,看上去是一个热闹的课堂,这样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从自己的上课情况以及其他老师的上课情况来看,这节课要上得热热闹闹的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是从课上练习以及课后作业来看,学生离实际掌握分类整理数据的能力还是很欠缺的。如何让这节课上得“热闹”,而学生又能真正感悟从而有所收获,是我们要思考的。下面是笔者在前一段时间听的一位老师上的这节课。

案例描述:

1.议一议。讨论:怎样分扣子才能更清楚?跟你的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全班交流不同的分类标准。生1:按照形状分。生2:按照扣眼数量分。教师根据学生所说进行板书。

2.分一分。老师事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学具扣子——彩印的纸质扣子,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方法分一分。

要求:(1)小组同学先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确定按什么标准分,然后合作一起动手分一分。分完后,组内相互说一说是怎样分的。(2)观察分的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发现学生中不同的分类方法。

3.汇报情况。(1)展示交流分类情况;(2)反思比较分类方法。

4.第2次分一分。师:这些扣子还能继续往下分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进行反馈。

小结: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一直分下去,分得的结果是一样的。

我的思考: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这位教师在制作学具扣子时采用了彩印的方式,制作了纸质的扣子,这里主要是考虑到了实物扣子的不同属性太多了,如果拿实物扣子让学生进行分类,可能会干扰到学生的分类结果。假如我是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老师要拿纸扣子让我们分类呢?这样不好玩,分起来干嘛用呢?学生之所以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那是因为这些还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老师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在老师后来问他们:“开心吗?”“还想玩吗?”他们的回答也是“开心”“还想”。在这里,其实就是老师精心地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操控学生来操作。学生的这个操作过程不如说是为了这个老师而操作的。那如何让这个操作活动主动发生呢?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实物扣子,考虑到实物扣子的其它干扰,也为了让学生在第一次分扣子时能自主地分成两类,这里可以增加一个学具,就是篮子。刚开始,教师在他们的位置上只放了两只篮子,告诉他们,现在只有两个篮子,我们要整理一下扣子,你会怎么把它们放在两个篮子里?这样,就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了。我们要整理东西,整理东西的时候进行分类会更加方便,第一次操作整理学生便产生了这样的意识。进一步分的时候,我们可以说:现在我又买了两个新的篮子,你可以把这些扣子整理得更加清楚吗?这时候,学生自然会分成四类。并且,在这个进一步分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明白为什么分类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要分成两类、有时候分成四类,这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同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在脑中形成了这样的意识: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而且数学知识还能应用于生活。

在学习中,材料往往就是激发、引导探索经历的有效的刺激源;也正是通过这种刺激,儿童才有可能真正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从而“个性化”地参与学习。所以在设计这个操作活动时,学具的选择要合理。这节课笔者也上过一次,和上面的老师设计差不多,上下来挺顺利的,也挺热闹,但总是感觉欠了点什么。到作业时,暴露的问题就更多了,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脑子中没有建立“两只篮子”“四只篮子”的生活情境,学生一路都是跟着老师走,以致于在课后做题目时总是弄不明白标准是什么,而只是凭着原来生活经验在做题。所以,一个老师要上好一节课,只有循循善诱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上出一节好课;而要激发这种自主性,学习材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总之,要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的主动探索创造条件,同时,教师在这之前还要自己站在儿童的角度上去想一想。教师悟了这里面的道,才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材料;有了合适的材料,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思考。在这个自然发生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理解了“数学好玩”。

参考文献

[1]朱学尧让探究教学在从容和理性中走向深刻[J].小学数学教师,2016,(7、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