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晓慧山东省平度市南村小学266700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联系生活,抽象新知。以认识“面积单位”为例,当学生感到用眼睛看、用图形重叠的方法都不能准确地比较面积大小时,他们又选择了学具方格纸,企图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但当我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面积却明显不等的图形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学生经过思考,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创设情境,主动探究。在教学《平移与旋转》时,我从学生喜欢的游乐场入手,借助多媒体,再现生活情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运动方式相同的游乐设施,把他们归归类,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平移与旋转这两种运动方式的不同,在设计习题时我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小鸭子吃水草”的童话情境,提出“小鸭子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水草”这一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感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三、回归生活,学以致用。如,在学了“圆的面积”后,让学生算一算家中钟面的面积;在学了平均数后,求求本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在学了长方体的体积后,求文具盒的体积、墨水瓶包装盒的体积……通过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事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总之,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为了给学生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真正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应用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