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行留置静脉针联合采血器采血血标本溶血的相关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急诊室行留置静脉针联合采血器采血血标本溶血的相关因素研究

郑滢楠

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67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室行留置静脉针联合采血器采血血标本溶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6.1-2016.3收治的急诊室需要静脉输液与静脉采血患者246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所有对象一般资料,对比其中发生溶血事件与无溶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引起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结果所选患者中246例在急诊输液并采血期间发生溶血事件,调查发现采集部位、试管类型、采血月份等均是导致溶血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得以证实。结论留置静脉针联合采血器采血存在风险因素较多,会发生溶血事件。

关键词:急诊室;静脉留置针;采血器;采血血标本溶血

留置静脉针联合采血器采血输液,就是护理人员使用常规静脉留置针开放静脉通道后,先通过静脉采血再完成静脉输液,能够检查患者穿刺,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效率[1]。而急诊室出现溶血事件,会延长患者痛苦,增加护理人员工作进程,耽误患者治疗进展[2]。为了明确血标本血溶的相关因素与影响程度,保证血标本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治疗进度,现收集可能影响血溶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1-2016.3收治于我院的急诊室需要静脉输血与静脉采血患者246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130例,女性116例,患者年龄为20-56岁,平均年龄为(35.4±5.1)岁,所选患者均通过临床上专业医师诊断为需要输液与采血,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

1.2方法

1.2.1采血方法

护士准备好采血用物,需要根据准备好采用用品,选择合适留置针型号,在患者采血部位常规消毒,扎止血带,选择好静脉。在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固定针头,先让血回流至留置针管里,再将真空采血器与留置针链接进行采血,采血结束,松止血带,分离采血器,连接患者输液管进行输液。

1.2.2资料收集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根据相关文献收集急诊采血并输液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自设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采集部位、试管类型、采血月份等情况,对其中有发生溶血事件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有差异项目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计算,分析引起溶血事件的危险因素,于患者出院前发放问卷调查表。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美国IBM公司)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对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对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各组间比较选择χ2检验,计量资料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将患者发生溶血事件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定义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由于急诊患者病情危重,不及时抢救会因为失血、感染引起休克,增加临床治疗难度[3]。而较多患者在抢救中需要静脉输液与采集血液标本,临床发现留置针联合采血器采血能够节约抢救时间,保证患者血液标本质量,减少患者穿刺次数[4]。

临床发现急诊室出现溶血事件,增加护理人员工作进程,耽误患者治疗进展。因此对急诊室输液并采血过程中存在的溶血事件进行分析,发现导致溶血事件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采集部位,临床发现肘部发生溶血事件发生率最低,由于肘部静脉个固定,不会发生滑动,且肘部血管充盈,容易穿刺。而手背采血容易发生滑动,患者通常因为疼痛而发生移动影响穿刺,且手背储血量较少,血流不畅。2.试管类型,本文结果中,肝素抗凝管溶血事件发生率最高,研究认为小的真空采血管能够减少静脉系统、采血系统之间的压力。3.采血月份,本文结果中1月发生溶血事件发生率最高,研究认为1月是此次采集标本最冷的时期,由于温度低,患者机体循环较差,血管会较细,增加采血难度。由于天气寒冷,患者衣物较多,很难讲袖子拉至肘部,导致患者通过手背采血,增加溶血事件发生,临床认为真空采血管内负压受外界环境影响,温度越低,真空度越低,增加溶血可能。

综上所述,在急诊室行留置静脉针联合采血器采血,血标本发生溶血事件于采集部位、试管类型、采血月份有关系。临床需要进一步改进,增加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陈岚,金静芬.留置静脉针联合采血器采血血标本溶血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739-742.

[2]曾妃,金静芬,高明榕等.预设型动脉采血器与普通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成本效益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6,31(16):52-55.

[3]耿艳莉,龚云.护士入职时静脉留置针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0):2074-2076.

[4]张萱,夏海清,刘真君等.三种不同抗凝方法采血动脉血气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7):3503-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