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建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3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建立

李楠徐静

李楠徐静(通讯作者)张春虹王俊红丁石梅张静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710004)

【摘要】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和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MC组,12只)。正常对照组喂以常规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高糖饲料。12周及14周末测定两组大鼠体重、血糖、血脂、转氨酶、游离脂肪酸、胰岛素等指标。并于12周末给予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14周末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12周及14周时模型组大鼠FBG、ALT、AST、tC、TG、LDL-C、VLDL、FFAs、FINs、HOMA-IR均较正常对照组大鼠升高(P<0.05),HDL-C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注射STZ后,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均逐渐上升,至第10日达到平稳高值。病理组织学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结构完整,肝细胞形态规则;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均可见中至重度脂肪沉积,多数肝小叶结构基本消失,肝细胞索模糊,并伴有高度气球样变,胞质中有大量脂滴空泡,严重者胞质疏松呈渔网状改变,界限不清。结论给予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可出现明显的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及脂肪肝,再加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即可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链脲佐菌素

【中图分类号】R9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115-02

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已经成为人类常见多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T2DM合并NAFLD模型,成了研究其疾病发病机制、寻找治疗新策略的重要前提条件。本实验通过高脂高糖饮食饲养SD大鼠,再加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发高血糖和脂肪肝,为进一步防治T2DMNAFLD的研究提供实验模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实验动物: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共24只,清洁级,体重202g-230g(购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每笼6只,饲养于标准环境(温度:23±2℃、湿度:55±5%),每日12小时光照维持昼夜循环,自由进饮食,每天换水、垫料。

2.试剂和仪器:胆固醇、胆酸钠购于上海如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普通饲料购于北京科澳协力饲料有限公司;STZ购于美国Sigma公司,使用前用0.1mmol/LPH为4.2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临时配成1%的溶液;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试剂盒购于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血脂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游离脂肪酸试剂盒购于英国RANDOX公司;鼠胰岛素试剂盒购于美国R&D公司;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公司生产);680型酶标仪(BIO-RAD公司生产);CM1900型石蜡切片机(Leica公司生产);EclipseE100型普通光学显微镜(Nikon公司生产)。

3.高脂高糖饲料:高脂高糖饲料由基础饲料82%,猪油10%,胆固醇2.5%,胆酸钠0.5%,蔗糖5%组成,充分搅拌均匀后,用脱粒机制成大鼠颗粒料,控温烘干。

二、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和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MC组,12只)。NC组喂以常规饲料,MC组喂以高脂高糖饲料。12周及14周末分别测定各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游离脂肪酸(FFAs)、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于12周末隔夜空腹给予MC组大鼠腹腔注射STZ(30mg/kg)[1]一次,NC组注射相应体积的柠檬酸缓冲液。14周末取大鼠肝组织,常温生理盐水冲洗后,经10%甲醛固定,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

三、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检测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显著性水准P<0.05。

结果

一、大鼠的一般情况

NC组大鼠毛发光洁、精神状态良好、生长发育正常;MC组大鼠体重增加较NC组快,在注射STZ后2周,MC组大鼠出现毛发易脱落、竖立无光泽,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生长发育迟缓,并出现了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症状。

二、各项指标比较

1.体重比较:实验开始时,两组大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别;在实验的第4周、8周和12周MC组大鼠的体重均高于同龄正常对照组,在成模后2周MC组大鼠的体重较同龄NC组及MC组12周的体重减低(P<0.05);见表1。

表1实验中大鼠体重比较(x-±S)

tab1Thecomparisonofratsweight(x-±S)

注:与0周比较,*P<0.05;与同龄NC组比较,△P<0.05。

2.血清学指标比较:12、14周末时,与NC组相比,MC组大鼠FBG、ALT、AST、TC、TG、LDL-C、VLDL、FFAs、FINs、HOMA-IR均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见表2。

表212周及14周末两组大鼠血清学指标比较(x-±S)

Tab2Thecomparisonofserummarkersintwogroupsat12weeksand14weeks(x-±S)

注:12周末时,与NC组比较,*P<0.05;14周末时,与NC组比较,△P<0.05。

3.第13周时开始注射STZ:2周内分别测2d、4d、6d、8d、10d、12d、14d大鼠空腹血糖,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糖值升高(P<0.05),见表3。

表3注射STZ后两周内空腹血糖比较(x-±S)

Tab3ThecomparisonoffastingbloodglucoseafterSTZin2weeks

注:与2d比较,*P<0.05;与NC组比较,△P<0.05。

三、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

HE染色光镜下显示NC组大鼠肝组织结构完整,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排列紧密成肝索,在中央静脉周围呈放射状分布,肝细胞形态规则,细胞质丰富,细胞核圆形,无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见图1;MC组大鼠肝组织均可见中至重度脂肪肝,多数肝小叶结构轮廓基本消失,肝细胞索模糊,并伴有肝细胞高度气球样变,以大泡性为主的脂肪变性,胞质中有大量脂滴空泡,核居边,严重者胞质疏松呈渔网状改变,界限不清,肝窦狭窄,少数也可见肝细胞碎屑样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和门管区渗出,未见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形成,见图2。

图1NC组HE×400图2MC组HE×400

Fig1groupNCHE×400Fig2groupMCHE×400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肥胖的发生率逐年增高,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这些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绝大多数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3],众所周知,胰岛素抵抗也是2型糖尿病(T2DM)的重要发病机制,由此可见T2DM与NAFLD有着内在的联系。本实验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后大鼠ALT、AST、TG、TC、FINS及HOMA-IR均升高,说明大鼠出现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IR)。IR在脂肪肝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研究报道[2-4],发生IR时,外周脂肪动员增加,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增多,肝脏FFA氧化或利用减少,FFA酯化为甘油三酯(TG)增多,肝脏TG释放减少,导致肝细胞脂肪沉积。IR还可刺激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酶和抑制线粒体β—氧化而使肝脏易于发生氧化应激。本实验中发现大鼠血中FFA升高,其对于促进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是T2DM发病中的两个重要因素。

本实验高糖高脂喂养12周后MC组大鼠出现空腹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升高,表明模拟出了人类T2DM的部分发病特点,即出现了胰岛素抵抗。STZ是一种广谱抗菌素,具有抗菌和抗肿瘤作用,对动物的胰岛β细胞有高选择性的毒性作用。通过大鼠腹腔注射STZ来制备糖尿病模型现已被广为接受,而STZ注射的剂量大小对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制备至关重要:注射较大剂量时,由于STZ直接引起胰岛β细胞的广泛破坏,可制备1糖尿病模型;而注射较小剂量时,由于STZ只破坏部分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可制备T2DM模型。本实验在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使得动物出现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根据文献[1,5]取STZ注射剂量为30mg/kg,注射STZ后,每两天测定一次大鼠空腹血糖,第2d起糖值开始出现升高,并连续监测至满两周,实验发现大鼠空腹血糖在10天左右时达到高值且相对稳定。同时大鼠也出现了不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2型糖尿病症状。当连续两次以上出现FBG≥7.8mmol/L,伴有胰岛素抵抗者视为成功建立了T2DM模型。

在一个动物身上既有高脂喂养导致的肥胖、NAFLD、胰岛素抵抗等;又有小剂量STZ导致部分胰岛β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相对不足、血糖升高。即模拟出了人类T2DM合并NAFLD的发病过程。

因此,本实验中选用大鼠制备T2DM合并NAFLD动物模型有以下点:1)动物来源广泛,方便饲养,比饲养家兔等动物节省人力及财力;2)造模时间适中,方法简便,价格低廉,重复性好,动物死亡率较低,且较其他造模方法稳定,造模经济效益较高;3)与人类T2DM合并NAFLD症状特征相似,病变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可用于药物干预研究。

参考文献

[1]周迎生,高妍,李斌,等.高脂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的糖尿病大鼠模

型特征[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5,13(3):154-159.

[2]ZacharyT.Bloomgarden,MD.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andInsulinResistancein

Youth[J].DiabetesCare,2007,30(6):1663-1669.

[3]FabbriniE,SullivanS,KleinS.Obesityand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

biochemical,metabolic,andclinicalimplications[J].Hepatology,2010,51(2):679

-689.

[4]KhashabMA,LiangpunsakulS,ChalasaniN.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asa

componentofthemetabolicsyndrome[J].CurrGastroenterolRep,2008,10(1):73-80.

[5]ZhangM,LvXY.,LiJ,etal.Thecharacterizationofhigh-fatdietandmultiple

low-dosestreptozotocininducedtype2diabetesratmode[J].ExpDiabetesRes,2008,

2008:70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