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卢氏一高郭莉
在平时对学生进行地理辅导时,发现学生做题思路不清思维混乱,导致错题率很高,因此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基本的思维方式培养,提高其思维的清晰度。人的思维模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资源导向式,另外一种是目标导向式。
资源导向式思维模式从自己手头现有的资源出发,按照自己能力和资源的规定,正向推进,稳打稳扎,步步为营,最终实现目标。
已知条件A求结果C用资源导向是A→B……→C步步深入得到答案,这种方式适用于简单的简述题及地理图型分析。例如:据图回答某地发展农业(工业、交通线)的地理区位因素、农业(工业、交通)有利或限制条件等类型的题目。
目标导向式思维是:做任何事情都从目标出发,根据目标的要求,规划实现目标的路径,明了实现目标的条件,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去发现,借助和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按照路径一步步推进最终实现目标。这是一种反向思维方式,是一种倒退法。
已知条件A求结果C用目标导向法则是:A←B……←C使用这种方法往往要用到各种媒介或桥梁,其优点是目标明确用时短,但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需平时加强训练。这种方式多适用于分析性的内容(如自然地理中空间定位、地球运动等类型题的解决)。
在平时的地理题中我们往往是两种方式交替使用快速得到答案。下面用两道例题来进行演示:
例:我国某地(34°N,117°E)的长跑比赛于北京时间某日11:30鸣枪开赛。图l为某运动员比赛中经过图2中某点时的即时素描图,当该运动员到达该点时,其身影向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相等。据此完成1~3题。
1.当运动员身影如图1所示时,运动员位于图2中()
A.甲B.乙C.丙D.丁
2.此时比赛已进行约()
A.12分钟B.18分钟C.30分钟D.42分钟
3.该运动会举办的日期可能是()
A.1月8日B.5月8日C.8月8日D.11月8日
解析:首先我们先将题中信息进行划线简化提高答题速度:
我国某地(34°N,117°E)的长跑比赛于北京时间某日11:30鸣枪开赛。图l为某运动员比赛中经过图2中某点时的即时素描图,当该运动员到达该点时,其身影向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相等。
第一问目标:求运动员在图2中的位置
根据题中图1是图二某点的即时素描,及其影子向正北的信息利用资源导向思维模式即可得到答案。
第二题目标比赛进行的时间,转化成的目标是:起跑时该地时间、到达该地的时间。
据题中北京时间起跑,到达该点身影向正北等信息联系地理中内容,可知题目是求起跑时该地的地方时,在不同时间太阳和物体影子的相对位置。这一问我们是两种模式共用得到答案。
第三问目标求日期,
目标与题中信息没有直接关系,再次读题会发现题中还有一个信息没有用到,我们可以将该信息转化为地理信息。(其身影向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相等。由此信息可得出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度。)再次与目标相比较会发现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有关,而太阳直射点位置又与时间有关因此就可得出案。
例二:读下图回答问题
对比分析黄河甲、乙两河段水文特征的异同。
针对图中B地区农业生产中面临的盐碱化问题,请提出具体的整治措施。
解析:首先同上题一样先画出关键词
利用目标导向式结合题中要求寻找目标:
1.水文特征的对比2.盐碱化的整治措施
再用资源导向时迅速引导学生回忆课本寻找可用的资源:
1、水文特征的描述往往从以下几方面: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而流量与气候、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水位、结冰期与气候有关,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河流补给条件、区域内的人类活动有关。
2、盐碱化整治措施
对答案进行语言的整理描述:
对比分析知:甲乙两河段相同点:两河段都有结冰期。不同点:甲河段含沙量小,水量较大,有凌汛现象;乙河段含沙量大,水量较小,无凌汛现象。
引淡淋盐;井排井灌;合理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通过两例题的分析我们再次总结:对于资源导向型思维一定要引导学生尽量挖掘题中有用的信息并对其进行转化成地理信息,而对于目标导向式我们要指引在做题中不断反思总结规律,找到目标导向中常用的桥梁媒介。
我认为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桥梁有:基本的地理公式,地理规律(二分二至昼长正午太阳变化规律,全球洋流流动规律,工农业区位分析规律等等)常见的地理图形(地壳物质循环图、重要国家轮廓图,洋流分布图,中国交通图等等)以及常识性内容的的积累(如常见的农作物习性、阳坡阴坡等常识型的内容)。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对桥梁知识的积累才能在运用思维方式时不会出现无知识可答得的尴尬局面。相信只要不断引导学生用好这两种思维方式,一定会在地理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