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琳(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5-0124-02
摘要:近些年,谍战剧充斥银屏,在众多同类型的电视剧中如何脱颖而出,如何展现自己独有的特点是每一位导演追求的目标。本文选取了两部谍战剧中收视率较高的作品,分析其中时代元素的特点,找出它们如何在时代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关键词:时代元素;谍战剧;历史;现代
一部电视剧就像一个人。时间会在一个人身上留下刻痕,一些特殊的时间经历会在人的生命中烙下不可泯灭烙印,同样的,一部电视剧中也会留下时代的痕迹。所不同的是,电视剧中的时代元素分为两种,一种是电视剧中故事发生的时代所留下的时代元素,另外一种是故事创作过程中经历的时代所留下的时代元素。
一、相似的历史元素
《黎明之前》和《潜伏》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相似的,所以两剧中有一些相同的时代元素。首先是大环境,建筑物,街道以及街道上的行人、黄包车、有轨电车等,这些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次是小的细节,比如,绿色灯罩的台灯,老式电话,收音机等也是当时常见的物品。就像一个人不能独立于时空之外生存一样,一部电视剧也不可能脱离故事发生的基本的时代背景,否则就会造成穿帮镜头,甚至时空的混乱。但是,即使是在相似的时代背景中,两剧中也有不同的时代元素。从与历史的现实关联来看,《潜伏》对应的历史沿革和细节更写实一些。具体线索包括剧中所涉及的机构名称以及地名、人名的使用。《潜伏》直接使用了“军统”、“中统”等国民党特务机关称谓,而《黎明之前》的“军情八局”更像是从英国军情六局借用而来,与现实未作对接。地名方面,《潜伏》使用了天津、延安、大别山等实地,《黎明之前》则除上海外,虚设了沪西、江北等地域;人名更是如此,《潜伏》中大量实名制提及国共双方(包括民主人士和日伪方面)的高层、名人角色,如李克农、戴笠、周佛海、丁默村等等,此外还有更多可查对的历史人物原型,《黎明之前》则完全遵循文学虚构原则,几未涉及任何真实人事。
二、各具特色的现代元素
《黎明之前》和《潜伏》的创作时间上也相似。《潜伏》是2008年上映的,《黎明之前》是2010年上映的。所以其中难免也会融入很多现代的时代元素,来迎合观众的审美品位。说到现代的时代元素首先就是爱情元素。这并不是说只有现代人才有爱情,而是说,现在的电视剧会将英雄人物拉近到普通人的生活中,让他们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和感情,也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使他们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但是同样是爱情,《黎明之前》和《潜伏》中的爱情也不一样。《潜伏》应该说更具革命的浪漫主义气息。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爱情戏”的比重,《潜伏》中余则成与左蓝、翠平的生死情爱作为一条重要的剧情辅助线,为置身于敌特阵营中艰苦卓绝的“孤胆英雄”增添了可歌可泣的人性色彩。而《黎明之前》在这方面的着墨却浅淡得多,尽管起用目前最当红的电视剧女星海清饰演顾晔佳一角,与男主角刘新杰(吴秀波饰)配戏,但戏份不多,在人物关系网的站位中也处于边缘。《潜伏》因为爱情戏的充分点染更能赢得广泛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投入与追捧。这也使得,《黎明之前》的细分定位也得以凸显——即它更倾向于满足男性观众的价值观、“罗汉”情结,尤其是男性较为擅长的智力比拼与逻辑推演等趣味。
其次,《黎明之前》和《潜伏》都属于谍战剧,谍战剧是以间谍活动为主题的一类影视剧,其中有卧底、特务、情报交换、悬疑、爱情、暴力刑讯等元素,所以悬念和冲突设置是全剧的中心,也是吸引观众的关键所在。而谍战剧在经历了60年来的四次转型与创新后,终于将“间谍”体材导向更为本质的意义空间。所以,谍战剧这个题材本身就体现了现代的时代元素。关于卧底,《黎明之前》和《潜伏》都选择了孤胆英雄只身深入龙潭虎穴,然后整部剧就围绕着“只身”展开。英雄周围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但就这在这种危机时刻,身为卧底的特殊人员因为国家利益,受命令驱使,甘愿牺牲自身的世俗身份和生活,从此携带“面具”投入战争中。因为卧底的现实隐遁,使其可以感受自我并证明其存在、身份、灵魂等一系列事物的唯一凭据就是信仰,而这种信仰还是一种不能泄露的信仰。置身于“每一片树叶后面都有一只耳朵”的空间,似乎卧底唯一的幸福就是“不辱使命”,并且在某个寂静无人的短暂时刻独自前往内心深处,投入自我信仰的怀抱,悄然感受动力源泉与那不为人知的巨大愉悦。但是,《潜伏》的历史感与使命感渲染比《黎明之前》要更为鲜明,附着在男主角余则成身上的历史感与使命感渲染更为浓烈,同时也更着力于信仰不同、前途殊异导致的个人内心冲突——与训练有素的专业特工技能相比,余则成朝向国家光明的果决与无畏更令人感叹,也正是这样的方向和立场使得他在与吴敬中、陆桥山、李涯、马奎等反派周旋斗争时倍显人民英雄气概,同时又区别于其他影视作品时常“露怯”的脸谱化戏路而更显真实、感人。相比之下,《黎明之前》的气场则偏向理性,其所设计的数理逻辑模型比《潜伏》更繁复更精密,更具思维力的挑战性。它不像《潜伏》那样抒情,而是更显冷峻。事实上,男主角刘新杰在全剧中所遭遇和经受的考验、磨砺与打击,比余则成更多,更严厉,也更险象环生。剧情设计的圈套和陷阱层叠递进,稍有差池,随时可能玉石俱焚。尽管我们可以预感到编导者的逻辑甚至结局,但还是在每一次威胁来临时,替刘新杰紧攥着一把汗。所以说《黎明之前》更像一部男人戏,更多惊心动魄的刺激与快感。而这可能与观众的观看兴趣的改变有关,所以也是现代的时代元素的一种表现。
再次,还有一些具体的情节和台词也能体现影片的现代的时代元素。导演为了让剧作更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在不会造成时空混乱的前提下,有时也会将一些现代生活中常出现的语言和场景移植到故事所发生的年代。在这一点上,《黎明之前》应该说稍逊于《潜伏》。因为《潜伏》更生活化,人物的对白和情景设置更为生活化。比如:四家太太在一起打牌聊天,内容是关于性。那个年代的女人敢不敢这样讨论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早些年的电视剧是很少出现这种对白的。而《黎明之前》中有些对白更是让人联想到一些流行语。比如:刘新杰几次说“我注定就是一根钉子,烂也得烂死在这块木头里。”让我想起了“生活就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结局的时候谭忠恕和刘新杰讨论刘新杰要不要去台湾时刘新杰的回答是“你要我走我就走。这些年,我已经习惯了听你的话。”让我想起了那句“你让我滚,我滚了;你叫我回来,对不起,我已经滚远了”。
最后,科技永远是现代的时代元素最直接的表现者。科技的进步带动电视产业的进步,是电视剧中现代的时代元素的最直接的表现着。对于谍战剧而言这种科技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侦破手段中的科技,另一方面镜头语言中的科技。比如:刘新杰在亚新饭店干净利落地击毙了四名看守和背叛者,不过他自己被其中一名看守击中手臂受了轻伤。由于现场的所有人都死亡,线索就此中断,不过行动处处长李伯涵却通过现场勘察推断出枪手中了枪伤。李伯涵根据现场一枚嵌入墙壁的子弹位置,勘察出开这一枪的看守位置应该在A处,不过实际上看守的尸体却在B处,那么很显然看守开的那一枪子弹在某个点碰到物体后改变了原来的轨迹,遍查屋内物品并没有找到这个被子弹击中的物体,那么可以推断出子弹中途遇到的不明阻挡物就是枪手本人,证明枪手身负枪伤。而这里所用的“弹着点”的侦破手段就体现了《黎明之前》中的现代的时代元素。而在《潜伏》的第二集中,余则成刺杀李海峰的一段场景则表现了镜头语言的现代性。杀手仿佛无形,几截断木阻住去路,拦了来路,观众看了便心知——这人,再无生还之理。车中的人惶然,末路,观众看他的末路。导演给观众看过的几个碎片段中,这个男人从来没有快乐过。此刻,已是结局,闪回是他的妻子,孩子。一瞬间,这个已经被钉在耻辱柱上的男人,却有多少了人情表现,末路的人,总是有些可怜。杀手仍是无形,居高临下仿佛上帝的审判。“砰”然枪响,不知何处的子弹,保镖鲜血溅在玻璃上。另一个惶然打开车门。然而这视觉,仍是给了他,观众和他一起呆在车里,独自体会这种焦灼与恐怖。外面是无知的世界,外面是死亡。镜头又转,仍是与孩子玩耍着的女人,她已经有着足够不安了。这不安,导演继续给观众看。知道他是必死的的人,知道他是该死的人,但镜头给了李海丰的视觉给观众,所以,观众这一刻,是与他的生死一同紧跟着。又是枪声,外面归于死亡宁静。观众和他一起思索,下一步如何?下一步,他放弃。镜头终于变了,观众的视觉回到了旁观者,已经被放弃的人,从车窗扔出了枪。余则成不那么英雄地从狙击点出现,现在,恻隐之心结束,观众再次站在了主人公的视觉上。对白富有意味:“重庆的?延安的?”“抗日的,迟早的。”杀死一个人,很简单,但导演却给了观众一次从李海丰带入感受到经历。这种经历增加了紧张感,又表达了人物的复杂性。那个女人抱着孩子,仍在茫然张望,但一切,已经结束了。而对于镜头语言的运用,《黎明之前》开篇就用一段不足2分钟的镜头直接给出了悬疑:国民党中情局有共产党的卧底,口供被毁证人被杀,案发现场毫无线索,局长很纠结,内鬼无疑就在身边,可他究竟是谁?又是怎么在严密监控下做得如此干净利落?剧情由一条条错综复杂的线路交错而成,且每条线路都有终点,复杂却又清晰。所有的镜头都剪辑得干净利落,无关的对白和注水的情节全部被删除。这部剧没有用大段的对白来解释人物关系和前情提要,而是采用美剧的风格,用简短的一句话或者一种姿态让观众明白“怎么回事”。这是《黎明之前》的一种新的尝试,也体现了《黎明之前》的现代的时代元素。
一部电视剧中会留下时代的刻痕,不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同样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轨迹。
作者简介:万琳,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就职于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