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陶渊明及《归去来兮辞》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简论陶渊明及《归去来兮辞》的意义

胡璐

河南虞城县高级中学胡璐

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就逐渐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并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而知识分子受其影响至深,表现在行为方式上,就是积极入世,大济苍生。他们人生最大的理想用杜甫的一句诗可以概括:“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用平生所学,辅佐君王,使之成为堪与历史上的尧舜相比肩的有道明君,让老百姓过上男耕女织、秩序良好、民风淳朴的生活。可以说,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最高人生理想不是要做皇帝,而是做贤相。毫无疑问,这种思想有其积极的一面,它鼓舞着它的信徒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奋勇向前,永不言弃。杜甫、辛弃疾、文天祥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就是这种精神的践行者,即使在今天这种精神也有其现实意义。

可是,这种理想固然美好,这种精神虽然昂扬,但却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只有极少数人能实现这一理想。天才如李白,赐金放还;伟大如白居易,屡遭贬谪。终唐一世,杰出诗人而封侯者,仅高适一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执著的士人碰得头破血流。因为儒家的思想当中没有为他们准备好退路。这时陶渊明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他为后来者指出了一条与传统不同的道路——归隐田园,融入自然。

“天人合一”“崇尚自然”,本是道家思想,由老庄发端,影响深远。但在陶渊明之前,这种影响还只是停留在思想方面。魏晋时期很多名士都是一面手挥五弦,高谈玄理;一面爱身惜命,贪恋禄位。只有陶渊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理想,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也可以供他人仿效的操作性很强的道路。《归去来兮辞》就是他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

在《归去来兮辞》当中,陶渊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他回到田园的原因,回到田园的生活以及对人生的一些思考。特别是他对田园生活地描述,对后世的知识分子有着很现实的指引意义。在文章当中,陶渊明把自己最真实的内心坦露出来,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回家”。其一,官场的黑暗。“既自以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实迷途其未远”。作者看穿了官场的污浊,也认识到了仕途即迷途,自己的内心被形体所役使。他不愿同流合污,也不愿屈心抑志。当他意识到仕宦生涯是“深愧平生之志”之后,庆幸自己陷入其中还不深,走上迷途还未远,遂决计归去。其二,本性的自然。在文中他写到“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自己天性自然,不是矫揉造作所能改变,衣食固然重要,若违反了自己的意志,身心都会感到痛苦。在他看来,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性情。这一切只能在田园中才能做到。因此在归途中他显得快乐而急切,他水陆兼行,归心似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是一种摆脱了束缚、重返自然的急切兴奋,惬意舒畅。

作者重点描绘的是归家后的生活。初进家门,“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举家欢庆,其乐融融,使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在庭院里,他日涉田园,策杖流憩,远望出岫之云、知还之鸟,手抚孤松而忘记了天色昏暗。作者无一字抒怀却让我们感受到隐逸生活的无尽乐趣和他的孤傲坚贞之志。在家中,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听亲人们说知心话,以琴书相伴,乐以忘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在农事闲暇之余乘兴出游,有时坐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小船,看到的是欣欣向荣的森林、缓缓流淌的泉水。春意盎然,诗意盎然,趣意也盎然。

在文章中他滤去了农村生活中的苦涩和辛酸(他并非视而不见,而是觉得这种苦涩和辛酸与天性的自由相比不值一提),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变得艺术化,真正做到了荷尔德林所说的“诗意的栖居”,这种“栖居”也是陶渊明最重要的导向意义所在。正如袁行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所说: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率真、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一方面掩护他们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得以休息和逃避。从此,中国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才得以圆满,可以进取,也可以退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