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治疗中改良式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前置胎盘治疗中改良式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沙建伟

(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前置胎盘应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前置胎盘患者,采取计算机表法对患者予以组别均分为参照组(n=20)与实验组(n=20),将实施常规剖宫产手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改良式剖宫产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经不同治疗之后两组前置胎盘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前置胎盘患者总有效率95.00%、术中出血量(202.65±5.68)、手术时间(25.54±5.65)、术后排气时间(12.32±1.11)等指标与参照组数据对比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改良式剖宫产术应用在急诊中前置胎盘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借鉴与应用。

【关键词】前置胎盘;改良式剖宫产术;应用效果

前置胎盘是常见的一种妊娠期并发症,是引发妊娠晚期产妇出血的关键因素,存在0.24~1.57%的发病率,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现对本次我院研究的40例前置胎盘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我院收治研究的40例样本数据均从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中选取,所有产妇均自愿参与本次调查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妊娠期合并症、依从性差以及手术禁忌患者,依据计算机表法对组别予以均分,每组各20例,参照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39岁,最小年龄为22岁,中位年龄为(31.23±2.32)岁,最长孕周为41周,最短孕周34周,中位孕周为(37.68±3.21)周;实验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40岁,最小年龄为20岁,中位年龄为(30.25±3.21)岁,最长孕周为41周,最短孕周25周,中位孕周为(38.65±3.21)周。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两组前置胎盘患者包括孕周、年龄在内的基础资料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对比意义形成。

1.2方法

参照组予以传统剖宫产手术,依据传统流程与手术方式来进行操作。实验组患者实行改良式剖宫产术,在患者双侧骼前上棘连线下部位行切口,将皮肤切开,在脂肪层正中位置性3cm切口,随后朝着两侧撕开,当大约切开2cm筋膜之后,朝着两侧剪开。利用血管钳分离腹直肌。手术过程中助手与操作人员利用中指与食指形成垂直状态且进行重叠,对腹直肌进行分离,均匀用力将两侧拉开。采取上下横向措施对腹膜进行撕开,充分暴露子宫下段,在子宫下段与子宫体交汇2cm部位采取横向方式切开子宫浆膜层,利用食指进行撕开,稍微剥离以及推开下缘,横切肌层,随后以食指顿性方式撕开两侧,基于食指引导下利用组织剪将两侧外上方剪开。如果切口在胎盘位置,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轻柔,避免过早剥离胎盘引发大出血。分娩胎儿之后徒手剥离胎盘,随后利用可吸收线采取连续锁扣方式缝合子宫肌层,覆盖大网膜,连续缝合筋膜,利用4号线间断全层缝合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在上缘皮部位进行出针,不可以穿透皮肤。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前置胎盘患者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我院研究的40例前置胎盘患者所有数据,两组前置胎盘患者经对治疗之后总有效率分析采取率(%)的形式表示,采取X2检验,两组前置胎盘患者经对治疗之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选取(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P<0.05以及差异显著,统计学分析存在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经治疗后实验组前置胎盘患者中1例无效,9例好转,10例显效,总有效例数19例,总有效率95.00%,经治疗后参照组前置胎盘患者中7例无效,3例好转,10例显效,总有效例数13例,总有效率65.00%,P<0.05,X2=5.6250,统计学有意义。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

经治疗后实验组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对比显著且P<0.05,统计学存在对比意义。

3讨论

前置胎盘是妊娠28周之后在子宫下段上附着胎盘,胎先露部低于相对位置,是引发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因素,包括部分性前置、边缘性前置以及完全性前置等三种,前置胎盘是严重并发症,存在很多种发病诱发因素,但是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诱发因素有刮宫操作、多胎妊娠、妊娠次数以及人工流产等[1-2]。目前临床治疗前置胎盘中主要就是缓解胎先露压迫胎盘的程度,经破膜处理之后可以降低胎先露程度,直接压住胎盘,降低产妇出血量,继而起到治疗的作用。在临床治疗该疾病过程中剖宫产是主要方式,有研究显示在短时间内剖宫产可以对出血进行有效控制,完后分娩之后的安全性比较高。传统剖宫产因需要切开较厚肌层且血窦丰富,术中出血量比较高,会极大程度上干扰腹腔,切口比较容易粘连,进而影响预后。但是改良式剖宫产术具备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等优势,且在浆膜层与肌层缝线可以穿行,不会穿透子宫黏膜,降低缝线给宫腔带来的影响,最大限度降低产妇感染发生率[3-4]。对于胎盘剥离面进行局部缝扎,可以降低出血量,防止切除子宫,保护产妇生育功能。手术过程中发不需要缝合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可以有效简化操作流程,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创伤程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5-6]。

经笔者分析发现实验组前置胎盘患者总有效率95.00%、术中出血量(202.65±5.68)、手术时间(25.54±5.65)、术后排气时间(12.32±1.11)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各项数据,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与赵丽研究结果一致,术中出血量(224.67±51.66)、手术时间(27.59±0.49)、术后排气时间(13.25±0.98)。

综合以上结论,在前置胎盘治疗中采取改良式剖宫产术具备显著效果,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具备广泛应用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毅.改良式剖宫产术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3):75,77.

[2]李桂兰.分析改良式剖宫产术应用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85):14-15

[3]王芳,王曙霞.改良式剖宫产术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7):87-88.

[4]赵金梅.改良式剖宫产术治疗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3):125-126.

[5]胡海霞.前置胎盘患者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治疗效果研究[J].饮食保健,2015(8):22-23.

[6]赵丽.分析改良式剖宫产术应用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6,35(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