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云(黑龙江省电力医院康复科150090)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375-02
【摘要】目的浅谈神经康复治疗中体位排痰法的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排痰法是去除呼吸道中分泌物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净化呼吸道改善肺通气,去除气道上的分泌物的潴留,减轻空气在气道中和流通障碍,减轻细菌的繁殖。痰含有气道中流动空气带来的尘埃和细菌,可随纤毛的摆动排出体外。体位排痰技术包括体位引流、叩打、压迫和振动,以及分泌物的清除等环节。
【关键词】康复治疗体位排痰法
排痰法是去除呼吸道中分泌物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净化呼吸道改善肺通气,去除气道上的分泌物的潴留,减轻空气在气道中和流通障碍,减轻细菌的繁殖。痰含有气道中流动空气带来的尘埃和细菌,可随纤毛的摆动排出体外。例如,感冒时易出现感染引起的痰多的症状,为了清洁呼吸道常咳出的痰量比平时多。但是,因吸烟造成的呼吸道的反复感染,是因为纤毛摆动减弱,自己咳出痰费力,痰残留在呼吸道中,妨碍空气的流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形成反复感染的原因。此时有效地进行排痰有助于纤毛的摆动、痰的咳出。体位排痰技术包括体位引流、叩打、压迫和振动,以及分泌物的清除等环节。
一肺部的防御机制
呼吸道虽与外界相通,肺部也不易受大气中的异物和有害物质的侵袭,是由防御功能所维持的,主要由以下四方面构成。
(一)咳嗽反射
气管、支气管的上皮存在着神经末梢的感受器,受到机械的、化学的刺激时把异物咳出。其过程是:刺激引起深吸气,声门迅速关闭呼气肌收缩,胸腔内压充分加压声门开放,一下呼出。在声门闭锁不全、呼气肌肌力下降、呼吸道下阻塞性变化时不充分的呼气速度造成不能充分的咳嗽。
(二)滤过功能
呼吸道的黏液能附着、过滤一些微小的有害微粒。直径在10um的微粒主要由鼻黏膜附着,一些更小的微粒险胜气流主要黏附于支气管的分支处的气管壁上,2um以下的小微粒到达肺泡由酶和巨噬细胞吞噬。
(三)运输功能
为了维持滤过功能,防止过滤异物出现处理饱和,支气管壁覆盖的纤毛不停地做纤毛摆动运动,约1500次/分。
(四)加温加湿功能
在进行气体运输时充分的温度和湿度是必要的,吸入的气体由呼吸道黏膜加温、加湿到达肺泡。这是防止气体运输功能低下、避免分泌物黏稠的重要保证。吸入干燥的冷空气后,呼吸道相对湿度降低,水分从黏膜表面失去,因此加温加湿是重要的生理功能。鼻腔是气体加温加湿的重要场所,因此正确指导患者进行用鼻吸气的呼吸训练是必要的。
正常呼吸道的湿度和温度。
二体位排痰的适应证
体位排痰是否实施与咳出的痰量有明显的差异。以下的几种状况适宜做体位排痰。
(一)痰多不能咳出
患者的痰量多、黏稠、多存在于末梢部位,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伴有感染;同时存在重度的通气障碍、气管切开、疼痛等引起的不能充分咳嗽;以及老人或儿童的理解力差、意识障碍等。
(二)避免体力过度消耗
患者虽有咳痰的能力,但体质弱,患者自行排痰时易给体力造成很大负担,消耗很多能量,宜采用辅助排痰。
(三)尽可能地完全将痰排出
支气管内长期潴留分泌物不能完全排清,如支气管扩张。
三体位排痰的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一)注意事项
排痰时间不宜长,分泌物少时体位引流以每日2次为宜,分泌物多时可体位引流每日3~4次,每个部位5~10分钟,如多个部位需体位引流,不得超过45分钟,宜在饭前进行。
(二)禁忌证
1.明显的呼吸困难、高热等。
2.近期的脊柱损伤及脊柱的不稳定。
3.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
4.近期肋骨骨折及严重的骨质疏松。
四体位排痰实施的方法
体位排痰的原理是尽量让病变部位向支气管垂直,受重力的影响使痰向口腔移动,机械的刺激有助痰的排出,咳嗽使痰从气管排出。主要由以下几个过程完成。
(一)触诊或听诊确定痰的部位
治疗师只用耳朵听是否有哕音,并不能真正判断痰的部位,还需要用手掌紧贴胸部震动确认痰的部位,手不能确认时必须用听诊器听诊。并参考医生的诊断和X线诊断。
(二)体位引流的部位
体位引流的部位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使肺部某一病变的肺段向主支气管垂直方向引流。体位引流是依据肺、气管和支气管的解剖位置而定。治疗师为了防止吸入患者咳出的飞沫,采用不同站立的位置和确定患者的卧位的朝向,患者咳出的痰应吐在痰杯中,注意观察痰的性质和痰量。尽可能地让患者的体位舒适放松,随时观察患者的脸色与表情。
三在呼气时进行叩打
排痰时与呼气期的节奏相一致,治疗师的手呈杯状有节奏地叩击胸壁发出“嘭嘭”的声音,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力度可稍强,对老人和外科术后的患者叩打的力度不能过大。叩打的时机应在一次呼气期中快速多次叩打,应避免在吸气期时叩打,叩击的时间持续一般2~3分钟。
四顺应咳嗽进行压迫、振动使痰咳出
在患者深吸气准备将痰咳出时,治疗师与咳嗽同步在叩打的部位进行压迫和振动,压力的方向与胸腔移动的方向一致,缓和地压迫并急速的振动胸腔,治疗师对患者的动作以上肢的等长收缩的形式完成。若患者不能自动咳嗽,应指导患者做几次深呼吸,并在呼气时进行了振动,可诱发咳嗽。
五确认排痰和移动部位
痰咳出后再进行触诊和听诊,目的是确认痰是否排出,若排痰不畅,应反复进行(三)、(四)的过程,若排痰充分,可变换体位进行其他部位的排痰。
六评定效果并记录
记录的内容有:排痰的部位;痰的量、颜色、气味、性状;患者对排痰的耐受性;心率、血压;排痰后听诊呼吸音的改变等。若有痰的异常改变如血性、粉色泡沫状、绿色等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参考文献
[1]缪鸿石.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45.